资源描述:
《王昭君形象的文史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昭君形象的文史变迁:王昭君故事见栽于史书以来,她的形象逐渐深入民间,也引起历代文人的关注,咏怀王昭君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主题。人们因所处时代、人生遭际以及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赋予王昭君不同的符号化形象。通过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和文学形象的特点完整勾勒王昭君形象的文史变迁,是全面解读王君形象的关键。 关键词:王昭君;历史形象;民间形象;文学形象 王昭君因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历代文人因所处时代和人生遭际的不同,从多个角度解读昭君形象。通过历史形象、民
2、间形象和文学形象的特点完整勾勒王昭君形象的文史变迁,是全面解读王昭君形象的关键。 一、历史形象 王昭君的事迹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汉书·匈奴传》记载“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驭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史书未谈及昭君的个人悲剧,而着重强调她的政治贡献。《后汉书》中的王昭君显得有血有肉,“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
3、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单于入朝,帝来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愤,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单于临幸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瘀氏予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来令以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瘀氏焉。”以悲剧诠释昭君出塞及形象归宿,其中虚构的精彩细节成为历史文学化的端倪。 二、民间形象 几乎与正史记载同时,昭君形象也在汉蒙等族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流颂不绝。昭君出塞
4、缔结了兄弟民族友好同盟,劳动人民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并给予了其充分的肯定和热亲的赞扬。他们从自己的劳动生活和朴实的情感出发,把王昭君看成是农家人的骄傲,看成自己苦难生活的一颗救星、一位保护神,她给人们带来和平、安宁、幸福和希望。传说中有大量的昭君乐于助人、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故事。如在《王昭君传说》一书中所收集的故事,《望月楼》中她请来月亮娘娘挂起天灯,照着人们夜间开荒,从此乡亲们夜间开荒再也不用担心跌伤、被石头砸伤; 《楠木井》中她赶走了捣乱的黄龙,同姐妹们一起挖石打井,挖了七天七夜终于开了一口神奇的宝
5、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的问题:《站穿石》中她收养穷人家因喂养不起而丢弃的孩子……民间传说的昭君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神话人物,她有胆有识的个性与历史上勇于承担和亲重任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劳动人民祈求幸福的愿望不能实现,于是把昭君理想化的同时有进一步神化,在神力的帮助下让她帮助人们实现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愿望。这些传说也--是一个个神话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渴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三、文学形象 (一)从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到文学形象的过渡 西晋葛洪的《西京杂记》和唐代的《王昭君变文》在昭君形象由历史
6、形象、民间形象到文学形象的过渡中起了重要作用。 《西京杂记》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招幸之。诸宫人皆贿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瘀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于市。”在这部笔记小说中虚构了毛延寿这一关键形象,昭君的美丽、孤傲和清高业得以初步呈现。 唐代的《王昭君变文》与民间理想化的昭君形象一脉相承并赋予新意。作品没有遵循史书
7、记载,而是安排她远嫁单于后不久就去世。她的死并非对单于的哀怨,也并非对元帝的思念,而是难以排遣的乡愁和对汉的思念,最终青冢埋香,令人唏嘘不已。变文的祭词“漂遥有惧于险狁,卫霍怯于强胡,不嫁昭君,紫塞难为运策定。”这就不是简单的身葬胡地的昭君,而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勇于牺牲的昭君。她由一个简约的形象被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形象,至此也完成了出塞的基本情节的构造,昭君出塞的故事已渐趋成熟,昭君也由历史和民间逐步迈进文学的殿堂。 (二)哀怨的代言人 从晋代石崇的《王明君辞》开始,开创了以昭君故事为题
8、材的诗词创作,“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怨”的感情基调,借昭君的不幸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或报国无门的愤懑,怀抱琵琶、远嫁塞北的哀怨啼哭的悲剧形象、男权社会的政治牺牲品等特征属性都成为了历代诗词咏怀昭君大体一致的特点。 李白《王昭君》其一:“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