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66066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X络文化对当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思想行为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对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它深刻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对象,改变着学校德育环境,冲击着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而面对X络时代新形势,传统的学校思想教育却相对滞后,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已经落后于X络时代。学校德育必须树立新的X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校园X络文化环境,创新教育的内容等措施来应对X络时代的挑战,为学校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关键词:X络文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2、创新 X络文化是以X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它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是随着X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X络文化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动摇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消弱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迎接X络文化的挑战,深入分析X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夺回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一、X络文化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X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 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
3、育对象的主体,他们处在崭新的X络社会,传统的信息提供与获取方式己被X络传播所取代。X络化以其信息容量大、内容广泛和多元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让互联X犹如无数条无形的手伸向他们,给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同时,也给传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所无法预知的深层影响。 (1)X络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个阶段的学生。由于电脑及X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走进课堂,绝大部分学生都早早地接触到了X络。接受调查的大中小学生中,100%的大学生和中学生表示上过X,小学生中85.5%曾经上过X。学生的上X时
4、间随着年级递增明显,小学生平均每天上X约0.5小时的占86%;中学生每周上X时间4-6小时的约占72%;而大学生每天上X1小时以上的就达95.6%,2小时以上的达71%。 (2)X络文化深刻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观和心理。X络社会里,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在X上交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其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时尚追求等等都受到X络文化的巨大冲击。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0.6%的学生比较认可或很认可X上的观点,不相信X上观点的基本没有。在问到对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人或媒体时,有20.8%学生
5、认为是X络,高出思政工约11个百分点。X络也深刻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一些青少年对X络过度依恋,因此沉溺于X络、形成X瘾的人数增多。据调查数据显示,开始染上X瘾的青少年多在初中阶段,初一约4.5%,到了初二有X瘾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达到9%左右。 2.X络文化改变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X络文化具有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多方面优势,正日益成为第一媒体,影响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X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和外界交流的重要形式。学生获取知识在无限的X上完成,不再依赖教师,我
6、们的德育教育围墙被X络打破。X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虚拟化,学生X民身份的虚假性让他们可以大胆地发表各种思想观点、情感,而不用承担责任。总之,X络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教育者的权威遭到质疑,真假优劣的信息渗透到学生思想,消弱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X络文化冲击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导向是一元的。但是,由于X络时代下,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思想影响源非常广泛,因此,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在X络信息传播下存在着多元化的客观
7、情况,教师的价值导向目标可能不为青少年接受。 二、X络时代下传统学校思想教育的工作现状 面对X络文化的巨大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明显滞后了。根据我们对学生的调查,对你的价值观、世界观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只有10%的同学回答是学校的思政课老师或班主任、辅导员,远低于X络媒体的20.8%。51%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思政课感觉一般,不满意甚至讨厌。不满意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加大。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日益衰微,其原因值得教师反思和探讨。 1.对X络文化的冲击重视不够,教学理念落后 面对互联X的迅猛发展,许多思政教育
8、者仍坚持原来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不动摇,其表现为: (1)以知识本位的理念。传统德育教育沿用了传授学科文化知识,强调道德认知的灌输,单向传播信息,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相脱离。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