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64144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谈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主体性班级教育管理一、主体性教育思想概述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对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讨论。从研究的范围上来看,其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维度来展开:第一,从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到研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第二,从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到研究教师的主体性以及研究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第三,研究教育管理的主体性;第四,研究整个教育系统的主体性;第五,从理论研究到实验研究,再从实验研究到理论研究,注重两者的结合。研究范围是如此广泛,研究内容是如此深入,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研究热潮从客观上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呼应。具体来讲,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
2、面来加以概括。1.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让学生成为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主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是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应具有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造精神,而这些素质正是人的主体性品质的自然呈现。由于传统教育教学的专制性弊端,致使学生已经习惯于在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性角色地位,其主体意识相当淡薄。主体性教育思想观的基本观点就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予明确的认定。教育学者雅克·德洛尔曾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
3、、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这里的“自由”就是指人对自身发挥在教育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客观呼唤。确立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就要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可以说,对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认以及对其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主体性教育思想中的首要问题。教育教学活动既是学生接受培育的基本载体,又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实践“基地”。2.尊重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组织者的地位,让教育者成为调控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诚然,教师“教”的自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教学大纲”、“教育
4、行政命令”、“学校管理要求”等等。但是,不能因为这些约束和限制就剥夺了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为:第一,“教师的活动存在诸多侧面,但中心的活动是教学生。”既然教师的中心任务是教学生,那么,“教育的内部事务是属于教师的权限范围的”。“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应享有学术自由,教员尤其有资格对最适于学生的教材教法作出判断。所以,教师应在得到认可的课程大纲的范围内,在教育当局的支持下,在选择与使用教材、选用教科书以及运用教学方法等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theessentialrole)”。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他们最了解学生,他们又最熟悉教学
5、内容(如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大纲)。因此,他们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最有发言权,最有组织权。第三,教师之所以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享有主体地位,还与教师的工作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关。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上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能上,可以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6、地位是不可取代的。3.保证教育管理者(主要指校长、教委主任)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体现。教育管理者(如教育局长、校长)是所管辖的教育工作范围内的最高负责人,受政府机关的委托,全面负责并领导学校或教育局的工作。这在客观上就要求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拥有主体地位,是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4.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建构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建立主体参与型教育教学模式,来培育学生的主体型人格,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二、学生在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现代的班级教育管理活动中,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客体,相反其拥有主体地位
7、,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1.从学生的本质属性来分析。我们知道,学生(本文中主要指在校小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有他们最本质的属性。南京师大教育系在其编写的《教育学》一书中,将学生的本质属性归结为以下四点:(1)学生是人,他们是一个能动体,具有独特的思想感情和创造价值;(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需要成人的关怀;(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要实现全面发展;(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从上述对学生本质属性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具有创造价值的发展中的人。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在班级教育管
8、理活动中拥有主体地位的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