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ID:21453192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生求职中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日趋凸显。该文主要针对高职生在就业过程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59-02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要有扎实、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当高职生与本科生、研究生相竞争时,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抗压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

2、产生,若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节与解决,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心理障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就业,排除不良心理,促进高职生正常就业,是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目前高职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求职心理千姿百态,该文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1.1自我认识出现偏差,导致的自卑与自负心理  自我认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当自我认识出现偏差的的时候,容易出现自卑和自负的现象。自卑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见的求职心理,自信心不足,自愧不如,是自卑的心理表现

3、,这是一种消极的求职心态。很多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认识不清,缺乏自信,特别是在面对来自名牌大学、本科院校的竞争对手时,在学历、学识上都表现为自愧不如,产生消极心理,促进了自卑心理的滋生。相比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也是目前高职学生常见的一种求职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能力及品质的过高评价,这类学生在大学期间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见识相对比较广,无形之中形成自负清高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宁愿选择待业也不愿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这种自负心理常常使他们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1.2求职过程中缺乏主见,盲目从众  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性格、能力以及需求

4、、动机、价值观、都不一样,这也就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与人格,由此决定了个体所适应的工作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不一样。但是,在每年学生的实习和求职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则忽视自身特点,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认为大家追捧的单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或者有些学生被公司录用后,听到他人说公司不好,没有前途则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知如何抉择。若别人说好,则沾沾自喜。这种一味追捧热门,人云亦云的盲从心理是高职学生常见的求职心理。这一现象的出现容易导致学生错过良好机遇和出现人职不匹配的状况。  1.3挑剔和观望心理  目前,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是比较多,很多未就业的大学生并不是

5、自身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其期望值过高,表现出挑剔和观望的心理。比如有些高职学生就不愿意从公司基层做起,认为工作太辛苦;有些学生找到了不辛苦的工作却又觉得发展空间不大或者工资不够高;却没有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各种挑剔,以致频繁的还工作,导致错失良机,后悔莫及。  1.4攀比心理和焦虑心理  有些学生虚荣心强,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特别是看到平时跟自己表现差不多甚至不如自己表现好的同学找好工作了,心理就产生攀比、嫉妒同时伴有焦虑的心理状态。告知自己一定要找到更好的工作,因而挑来选去,最终导致毕业离校时工作单位还没能落实的情况。由此进一步导致了焦虑心理的产生。  2高

6、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2.1充分发挥社会、学校等外在因素的辅助作用  2.1.1统筹兼顾,缓解就业压力  第一,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国家应该协调各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域与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各方差异。第二,以市场为导向,按需分配。学校应根据市场的要求合理定制专业及培养方案,避免学生专业素养与社会的脱节。第三,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如:教师资源、毕业生资源,以老带新。第四,充分利用与企业的关系,设立专班,定向培养学生。学校可邀请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课,在学生实习期间,优先派往公司,定向培养,即可解决学生就业,又可解决公司用人需求

7、。  2.1.2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1)目前,虽然各高职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与重视,但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与教育管理制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高职类院校仅仅作为选修类课程,并未纳入教育的基础与必修课程,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各高职院校可以将这一课程纳入教育教学的必修课程,并加强对新入校的学生尽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专题讲座、进行团体辅导、举行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抗压能力、让学生掌握调适心理的途径与方法,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与

8、矛盾。  (2)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