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

ID:21448508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_第1页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_第2页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_第3页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_第4页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其查三代 不如慧眼鉴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与其查三代不如慧眼鉴人才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能力和地位、文凭、出身根本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据2012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78人参与),57.5%的人感觉目前招聘中存在学历查三代现象,甚至部分私企也开始效仿学历查三代。一、唯学历论重新抬头的背景1.时代背景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

2、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企业的发达和个人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对知识的掌握和创造性的开拓与应用,而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则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而知识员工最直接的标志就是文凭学历,这是唯学历论重新抬头的时代背景。但是知识改变命运,不是学历改变命运。知识不等于学历,学历也不等于知识,而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没有很好的方法迅速鉴别人才时,学历选择就是最简单的办法了。2.市场供求原因学历大跃进和洋跃进导致市场供求发生巨变。

3、在1992年、1993年高校曾有过两次较大扩招(分别增长21%、22%),其后便又稳住了阵脚。特别是在2001-2002年之后,没能及时刹车且继续支持大扩招,从而导致了高教大跃进的生成。据2012年8月30日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在校生2308.51万人,毕业生608.16万人。另外出国留学的洋跃进也是如火如荼,随着留学生人数的逐年

4、增加,海归的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海归的初薪工资水平在持续下降。学历大跃进和洋跃进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八十年代初,中专、大学招生人数不会超过当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人数的10%.而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普及,除农村地区还有少许因家庭原因不能读高中外,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平常之事,大学招生人数每年都在七成上下,加起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基本上可以做到要想读书都是可以读的。所以用人单位的门槛也越来越苛刻。3.深层原因是人才培养素质的大滑坡大学教育的扩招并没有带来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相反,其下滑之势越来越显而易

5、见。不仅如此,名义上的书读得多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即愿意当工人的越来越少,愿意在基层干起的也越来越少。眼高手低,心有余而力不足,普遍的浮躁,就是教育大跃进的严重后果。官员阶层学历也被逼升级换代,官员任用升迁必经的学历门槛,被无限放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甚至一些无关专业知识的岗位,也有了学历的要求,全社会流行起了学历高消费。有调查显示,不仅在一些政府机关出现了官员博士化的趋势,有的博士比例已占总人数一半左右。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集中的省份,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官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官场潮流。

6、由此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场景: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二、对待学历问题的辩证分析2010年7月,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学历门事件还罕见地引发了上市公司高管学历纠错,而在之后更多的商界名人的假学历学位被曝光。其实所谓成功人士在未成功前都有难言之隐,忐忑也就一直伴随其身。我觉得对于学历问题应该辩证的看待。第3页第4页1.学历在人才的初期甄选中起到标尺作用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在什么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学习,

7、接受了何种层次的训练,便具有相应层次的学历。从广义上讲,任何一段学习经历,都可以成为学习者的学历。而在社会中,人们通常所说的学历则是指具有特定含义、特定价值的学历。学历在人才的初期甄选中起到标尺作用,学历查三代现象,体现出部分用人单位甚至整个社会,对本科教育更加重视,以及对扩招后的硕士、博士等教育培养质量存在担忧。另外,这表明不少人对目前高考公正性、选拔区分度的认可,他们认为经过高考区分出来的第一学历相对更公正客观。而对于需要员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用人单位来说,将第一学历作为选拔标准可以理

8、解,但应仅作为参考,而不是一刀切地作为绝对标准。毕竟一考定终的高考也并不完全客观公正,也包含许多偶然性。2.学历标尺使用不能绝对化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出版了一本《学历无用》的书,至今已50多年了,被认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著作,是日本企业界几乎人手一册的畅销书。为什么盛田昭夫说学历无用呢?他解释说:学历,与其说是一种客观评价的标准,倒不如说是一种偷懒的手段,所谓学历标准只不过是管理者避免花力气评价员工的一种借口而已。不少企事业单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