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46233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高月霞(湖北省仙桃市妇幼保健院433000)【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心肌梗死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
2、施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减少心肌梗死再发,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护理效果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97-02急性心肌梗死是冠脉受阻导致冠脉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坏死而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2]。木文观察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祌经疾病患者、精祌疾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
3、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小为44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为62.3±6.2岁。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为46岁,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63.1&plUSmn;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临床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干预(吸氧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日常护理):吸氧护理,对患者给予吸氧,缓解心肌缺氧症状;用药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监测用药后患者心率和心律的改变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
4、况;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告知患者清淡饮食;日常护理,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嘱咐患者避免劳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以下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性症状,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产生上述情绪的原因,对患者实施阶梯式心理支持,减轻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心肌梗死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心肌梗死的认知,嘱咐患者遵从医嘱,提高遵医依从性,奋助于改善临床治疗效果。③排便护理。首先改变患者生活惯,多食用清淡容易消化食物,避免患者发生便秘,卧床患者做好床上排便训练。
5、④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仍需要实施后续治疗,嘱咐患者出院后服药具体次数及具体量等情况,如奋不适及吋复诊,鼓励患者出院后康复锻炼,并让患者掌握相关预防措施。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开始下床活动吋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再发情况。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所得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开始下床活动吋间、住院吋间、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开始下床活动吋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组别n开始下床活动吋间(小吋)平均住院时间(天)心肌梗死再发发生率对照组5050±618±426.0%(13)观察组5035±714±312.0%(6)3讨论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患者的生活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再者,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右可能会出现不良心理情绪,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7、,可能会影响的临床治疗。所以在护理中,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抛弃错误的生活方式,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根据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缓解心理情绪,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一种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预后和康复[3】。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提前,其住院吋间缩短,在随访过程中,其心肌梗死再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奋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奋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减少心肌梗死再发,提高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赵三梅.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8、,2010,16(18):59-61[2】邓文霞.社区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期遵医行为的影响[」].护理研宄,2005,19(2):351-352[3】宋敏娟,冯丽敏,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