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

ID:21421555

大小:66.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_第1页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_第2页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_第3页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_第4页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摘要】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其语言区别于其它文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便是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统一。公文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是相辅相成的,分析公文语言准确性与模糊性产生的根源,指导秘书工作者正确处理好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关系,使公文的表达更恰当、更严密。【关键词】公文语言;准确性;模糊性任何语言都具有准确性和模糊性,而语言的这两种特性又突出表现在词义上。词义具有相对准确性和模糊性。准确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范围很清楚,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将这些词所指的对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模糊性是指词义的界限、范围不

2、清楚,只能指示一个大概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人们能理解它们大致的意义指向,但不能划出其间明确的界限,不能精确地加以度量。但是,词义的准确性与模糊性又是相对的。一方面,没有绝对准确的词义,即使是一些有严格定义的科学术语,其意义也有模糊性。如数学术语“圆”和“直线”,意义很明确。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绝对的圆或直的事物,只有近似于圆或直的事物,所以这些词所指范围仍然有模糊性。另一方面,一切模糊词义也有明确的一面。如“青年”是典型的模糊词,但也有一个的大致范围,只是在边缘部分比较模糊,10岁的孩子和50、60的人肯定不能称为青年,年龄段大致应该

3、在17、18-40岁左右。词义的明确性与模糊性都是交际需要的,准确和模糊,各有各的用处。一、公文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准确是公文的生命公文语言的准确性,就是表意清楚明白,确切无误,不产生歧义。对公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指事实的准确。公文是各级、各类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时的重要依据,所以文中所涉及的事实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有任何的夸大、缩小,更不能歪曲和捏造事实。二是指用语的准确。公文只有语言准确才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如实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意图,使收文机关正确地理解公文的内容,从而及时批复或顺利地贯彻执行。人们常说:

4、“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这也说明了语言准确表达在公文中的重要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明确指出“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从公文的涵义和特点来看,公文的语言必须讲宄和体现出准确性,因为公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受文者接受作者的意图。二、适度地运用模糊语言恰是为了表达更准确公文写作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可以说真实准确的语言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许多人认为在公文写作中应排斥模糊性,即否认公文语言具有模糊性。但实际上,正如世界上一切矛盾对立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它的

5、对立面转化一样,公文语言也具有模糊性。例如:(1)中央领导近期将到我省检查创卫工作。(2)xxx的错误是极其严重的。(3)通过学习,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在所举的这些例句中“近期”“极其”“提高”等均是模糊语。公文语言中这种既要准确表达又时有模糊语言出现的现象就形成了一种很有趣的悖论。准确性与模糊性是一对矛盾,也是公文写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文语言的模糊性即体现于在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模糊语言,是指自然语言中带有模糊性的语言,即指意义清楚但表达概念外延不确定的弹性语言。它与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有着本质区别。这种模糊性是相

6、对而言的,实际上有些话不可能说得十分具体,一具体了反而不准确了。模糊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语言本身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这恰好又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试比较:(4)8月份,该车间员工成立了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技术攻关小组。(5)8月8日8时8分,该车间成立了一个50岁到65岁的老年工人,40岁到50岁的中年工人,20岁到40岁的青年工人相结合的技术攻关小组。在这里,(4)句中的“8月份”与(5)句中的“8月8日8时8分”相比较,前者显然是模糊的,但表达效果则更加得体。(4)句的“老中青”虽是模糊概念,实际使用效果比(5)句更

7、佳。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准确性和模糊性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按一般规律来说,模糊是绝对的,精确是相对的。三、行文中如何使用模糊语言公文中使用模糊语言具有积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造成含混不清。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适度使用模糊语言呢?(一)当客观事物处于模糊状态时,用模糊语言来表述更显准确。在客观世界中大量的事物可以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述,同时存在着大量模糊的事物,或者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某些规律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的初级阶段,或者是人们囿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或者是有些事物不能或不必

8、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只能用模糊的语言来反映。例如:“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