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

ID:2141748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_第1页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_第2页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_第3页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_第4页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游天平山记(宋)柳开阅读附答案  游天平山记(宋)柳开②  至道元年,开寓汤阴。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予矍然曰:“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1)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2)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未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曰:“诺。”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遶观

2、③俯览,遂忘箠辔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

3、秀若围屏。契园曰:“居艮④而首出者,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曰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曰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⑤者,士民呼为扑猪岭。又其次曰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⑥,虽善工亦不可图画。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3)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

4、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节选自《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游记卷》)  【注释】①天平山:在今河南省林虑县西,是林虑山的一部分。②柳开,字仲途,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宋太祖宝元年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北宋散文家,他是宋代最早提古文的作家,以继承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为己任。著有《河东先生集》。③遶观:四顾,环视。④艮(gèn):八卦方位名,指的是东北方。⑤隐然:威重的样子。⑥崭岩:险峻的样子;峭崒(zú):陡峭高峻的样子。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道元年,开寓汤阴寓:寓居,居住

5、  B.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见:遇见  C.寻幽穷胜,纵观泉石穷:穷尽  D.虽善工亦不可图画图画:绘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忘箠辔之劳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翊日,饭于林虑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下瞰白龙潭而归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以其所肖得名也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安息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桂林寺僧惟深从上党进入相州,到林虑,路过天平山,发现这里的景致远远超过南岳衡山,因而前去拜见柳开,照直陈述自己的看法,而

6、柳开认为这是欺骗他。  B.第三自然段中,作者选用了“东过”“至”“又至”“下而南观”“周行”“下瞰”等系列动词,主要是为了表达观览天平山胜景的急切心情。  C.最后一段作者写对寺僧惟深“诚有愧色”其原因有二,一是几年来距离胜景仅百里之遥,竟从未听说;二是感觉惟深不辞劳苦,又陪同自己重游天平山。  D.这篇文章中详细记录了作者的游览经过和天平山的景点,详于记游而略于绘景,主要通过作者的心理变化表现天平山的景色之美。  19.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

7、题。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3分)  (2)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未果不妄,敢同游乎?”(4分)    答案:  16、B(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17、C(A,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B,介词表处所、介词表被动;C,(连词,表顺承关系;D,表原因;表目的)  18、C(文中对于“诚有愧色”这件事,未提及惟深不辞劳苦)  19、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

8、请予留题。  20、(1)现在先生您欺骗我,这是认为我是魏地之人并且将要讨好我吗?”  (2)过了一天,惟深和尚来辞行,我于是(趁机)挽留他,说:“您前天说的话如果真的不假,敢同我一起去游游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