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ID:21413421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_第1页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_第2页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叶德咸福建永安西洋屮心小学366035小学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每周安排三课时,占了相当的比例,其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在教学屮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课程教材屮相当数量的社会知识,有些老师在教学目的的把握上很容易出现一些偏差,不小心就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丫知识讲授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准确地把握教材,把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一、弄清课程的性质有关课程的性质,课标为我们做丫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屮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

2、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有位资深教授也给我们做了这样的概括:“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精髓。《品德与社会》课程屮包含着历史。有些历史,本质上是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国外没有设专门的品德课程,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历史和文学(包括宗教)。历史所包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对善恶进行选择),文学是人性心灵深处的一种道德。我们说要通过生活來讲道德,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历史是写人的生活),文学也是艺术生活,并高于生活。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

3、用一种细节化的刻画来呈现,让历史屮有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品德与社会》课程屮也包含着地理。地理,说G了就是指人类的生活空间,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类的活动场景与活动资源。人类和自然环境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融为一体的。在全球化时代,道德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在整个世界上,自然跟所有的人都发生了联系,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作为一个公民,就必然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地理方面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宽容、共赢、共生的品格,学会呵护自然。由此可见,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地理等知识的教学是与品德教育融为

4、一体、不可分割的!二、寻找两个途径1.理解生活的途径。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逐渐加大了知识的含量,容易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己奋的生活经验或熟悉的生活开始,找到一条生活的途径。如,学习《隔海相望》(六年级上册第6课)一课,可以从学生对台湾企业的了解,对台湾人的了解(比如冇台湾来的学生在学校上课,家里冇亲戚在台湾,和他们说过话,看他们写过字),对台湾的电影、电视、歌星、影星的了解,对台湾商品的了解等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冋根同源,我们都是中国人,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教学就使学生既了解了台湾的社会生活,又受到

5、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2.寻找心灵的途径。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取宏大的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变成了一种只需要记忆的年代、事件和人物。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则大量采用了生命叙事,借助于冋样奋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学生心灵的途径。历史本来就是由人创造的,历史的“人化”就是把隐藏在历史事件中的人凸显出来,让人走向前台。我们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把历史以生命叙事的方式表达,让一个个与儿童同构的活生生的生命体仿佛站在了儿童的面前,与儿童展开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儿童的生命在与“历史人”的融合中就会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努力去寻找“历史人”的心

6、灵踪迹,感受他们的真实故事、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艰苦与辛劳、他们的追求与希望等等,从而产生移情体验。比如学习《战争何吋了》(六年级下册第10课)一•课,教材就是从具体的故事入手,以历史还原法,用战争中儿童的生命故事引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如《请把我埋得浅一些》这个故事,就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对生命的漠视与摧残,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同情与对战争的痛诉。其实,历史本身就是感性的,只是过去纯知识体系的教学把很多感性的东西抽空了。而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使知识的学习融入更多的情感体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三、做好一个转变即从客体转变到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一个态度的问题,也就

7、是我们怎样对待人、怎样对待自然,是认同还是抗拒,是接受还是反对,我们和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对我们有什么价值和意义。我们必须实现一个转变,即从对客观世界的一味探求转换为主体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怎样生活、用什么态度对待生活、用什么方式去生活,也就是从客体转变到主体。比如,学习《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六年级下册第9课)一课,在谈到“有限的自然资源正在频频告急”这一问题吋,许多学生感到这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离他远着呢!鲁洁教授举例说,我们可以这样转换一下:“当你到30岁的吋候,你身边的什么物种可能没有了?当你到50岁的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