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89995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X络通信的基础知识,能列举并解释X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2)、选用教材:上海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X络技术应用》的第二章第一节《X络中的数据通信》第二课时《信息交换技术》,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3)、主要内容:了解X络中的数据交换方式。 (4)、教材地位:本课涉及到的概念和通信技术原理是学习X络技术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本学期前面内容的学习,已经能初步
2、了解计算机X络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是本节课内容理论性太强,比较枯燥,为此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来学习部分知识,把抽象的原理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利于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X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能够借助自身的使用经验,领悟原理,使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2、能认真地观察实验,正确地记录实现现象,对实验结果能进行正确的比较与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数据交换过程的观察,激发求知欲。 2、帮助学生养
3、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现象,理解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理解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并能利用其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 本课采用任务驱动、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展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以学生实验为主要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注意对学生的团结协作、交流与互助精神的培养。针对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
4、对数据的分析、讨论交流,形成对信息交换技术的认识与理解。 六、学习方法及策略: 本节课指导学生采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两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要正确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迁移。 七、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X络教室、投影 (2)软件资源:信息交换演示软件,教辅动画演示软件。 八、教学过程: 九、自我评价与反思 教学特点: 1.根据学生情况设问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应用中去探究信息交换的分类及原理,增加学生学习
5、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2.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在突破重、难点时借助动画演示,把抽象的原理直观化,效果突出。 3.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见解、展示探究过程和结论,认真听取学生发表的意见,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 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放手让学生动手去体验操作,但有部分学生会在操作中迷失学习方向,以致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的个别指导要到位。 2.个别小组的分工合作水平欠佳,讨论不能贴近主题
6、,教师要适时地引导或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 附:学生学习学案 佳木斯市第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案——X络技术应用班级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X络中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 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现象,理解数据交换的方式及其用途。 难点:理解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并能利用其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学习思路: 小组活动,学生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学生要正确把握技术的思想与方法,实现知识
7、和技能的有效迁移。 学习流程: 一、明确概念: 1、什么是信息交换技术? 2、通信系统中主要的信息交换技术有几种方式? 二、实验、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总结结论。 ※理解有困难,可以观看演示动画 1、观察线路交换过程 (1)当A-B通话时,其它线路是怎样的?(2)说出线路交换在生活中使用的实例。 (3)归纳线路交换优、缺点。 2、观察记录报文交换过程。 (1)报文在线路上传送方式是什么?这种方式适用于什么信号? (2)要求总结线路交换优、缺点(3)说出生活中使用的实例。 填写实验
8、记录:书24页 3、观察记录分组交换过程。 (1)为什么产生分组交换技术。(2)讨论回答为什么IP比家用便宜呢? (3)总结分组交换优、缺点(4)说出生活中使用的实例 填写实验记录:书24页 三、小结:总结结论 四、课堂测试: 1、在信息交换技术中,没有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是()。 A、报文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 C、线路交换技术D、交换机 2、以下情况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是()。 A、专线B、I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