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

ID:2138271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_第1页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_第2页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_第3页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_第4页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的悲剧特征本文主要以莎士比亚喜剧形象中的夏洛克、福斯塔夫等为例,探讨莎士比亚喜剧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悲剧性、怜悯性。得出结论,莎士比亚喜剧人物的核心价值是以喜剧形象的喜中带悲打动观众。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喜剧人物以及悲剧人物是这样定义的,“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这种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文艺复兴时期,甚至形成了划分悲剧和喜剧的经典标准和严格规定。高乃依也说过:“喜剧和悲剧的不同之处,在于悲剧的题材需要崇高的、不平凡的和严肃的行

2、动;喜剧则只需要寻常的、滑稽可笑的事件。悲剧要求表现剧中人所遭遇的巨大危机,喜剧则满足于对主要人物的惊慌与烦恼的模拟。”[1]后世的西方戏剧理论家评论喜剧角色,也主要认为喜剧人物是平庸而愚蠢的、卑贱有缺陷的,然而一个复杂全面的喜剧角色所具有的特质绝不仅仅是这些。经典的喜剧人物形象于丰富饱满的生活,实际生活中乐观喜感、愚蠢卑微的小人物会引起我们的怜悯,所以莎士比亚经典喜剧形象同样也会让观众产生同情怜悯。丢掉嬉笑逗乐的外衣,莎士比亚喜剧人物真的开心吗?本文以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为例,探讨喜剧人物的形象塑造,解析

3、喜剧人物是否具有悲剧性,最终探讨剧作家成功塑造一个喜剧人物的标准或者核心价值是:喜剧人物形象以喜中带悲打动观众。莎士比亚的喜剧从来不是真正的喜悦,抛去阅读时生理性的大笑,挖掘剧作内在的含义,无处不透露出悲剧的特质。以莎士比亚著名的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为代表,剧中的喜剧人物夏洛克是一个犹太商人,自私、贪婪、狠毒的高利贷者,但他又是犹太人,因为信仰不同的宗教,受到别人的侮辱和歧视。剧中他对安东尼奥的狠辣、对女儿的自私小气都令观者气愤不满,但是当他只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就被奚落鄙夷;在法庭上被气势逼人假扮法官的

4、鲍西亚步步设计的时候,观者也无不感到他值得同情可怜。这份同情可怜是出于对信仰、阶级不平等的一种情绪反抗,夏洛克身上所具有的悲剧性色彩令这原本的喜剧人物形象变得丰满感人起来。观者的同情怜悯就是剧所要传达的思想,莎士比亚从人道主义出发,把资本主义兴起后复杂的阶级矛盾归结为种族、信仰的压迫,并予以明显的批判。莎士比亚喜剧人物的悲剧性特点在其外表形式、内在思想、社会价值上都有所表现。具体表现为外表形式与内在思想的相悖性,社会价值的衍生性。莎士比亚喜剧人物的形象通常具有夸张变形、丑化卑微的外表形式,而其性格上则具有

5、不同程度地被欺辱、担负平等的内在思想。在《仲夏夜之梦》中,丑角的比重相当大,多丑角对剧中想要营造的欢闹气氛有显著帮助。这些众多拟人化的丑角形象代表了普通大众,正因为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才更能激发人的笑。就思想内容上来说,莎士比亚使用拟人化的动植物作为剧中的丑角,其实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一种讽刺,是对平等自由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仲夏夜之梦》中要为公爵大婚献礼的波顿工匠们,戏中戏的剧情,都是令人捧腹大笑的桥段。但是笑过之后,对这几个波顿工匠为权势阶层献礼而付出的辛苦,除祛卑微蹩脚的笑料,我们似乎还看到了莎士比亚

6、笔下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喷薄欲出。卑微的社会底层百姓为博取上层社会的欢笑要使出浑身解数,而且还不一定能得到真心的承认,其表现的结果都是悲剧性的。莎士比亚试图告诉世人,其作品背后的社会价值,人文主义的平等自由理想从来都是其喜剧人物的最终归宿。1福斯塔夫的同情属性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福斯塔夫作为一个丑角形象,在全剧中却占据大量笔墨,对于福斯塔夫喜剧形象的设置于剧中要营造的狂欢热闹氛围的确有显著的效果。然而福斯塔夫在给人们带来无数欢乐的同时,也发人深思,惹人同情。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剧中

7、,福斯塔夫是一个在道德教育和群众批判下的改造过程。在剧中,他为了攫取当地绅士们的钱财立志要勾引两位绅士的太太。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每次碰壁,都受到群众的教育。群众的批判一次比一次深刻,福斯塔夫的悔恨一次比一次进步,戏剧情节也一次比一次动人。[2]第一次,他用两封内容相同的情书来调戏两位大娘,因此这两位大娘设计捉弄他。把他抬出去倒在泰晤士河里,灌了一肚子水,“差不多死了三次”。他知道自己上了当,后悔不该“去应一个傻女人的约”。第二次,他又去应约,两位大娘设法给他穿上女人服装,打扮成福德绅士最厌恶的妖婆,

8、被福德“泼辣辣”地揍了一顿。通过这一顿打,他进一步认识自己受了骗,同时表示:“要是我在临终以前还来得及念祷告,我一定要忏悔。”[3]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的悔改。第三次,他又同两位大娘在温莎的林苑里约会。这一次他戴上公鹿头,被装扮为精灵的温莎群众辱骂、讥笑、教训。这时他才承认这种责备和惩罚是“应得的报应”。这个发展过程就是剧利用戏剧艺术赋予福斯塔夫的改造过程,正是在这个改造过程中完成了福斯塔夫喜剧形象的喜中带悲性。当福斯塔夫三次被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