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76908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要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岁,患病吋间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5年,平均病程(3.31&plUsmn;0.5)岁。所选60例患者均据经临床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范围》[1]。本次研究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原理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1.2方法设备采用无创性呼吸机[1]对患者进行治疗。(1)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治疗。护理时间段包括治疗前护理、治疗期间护理、治疗后护理三个阶段。护理范围包括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保持充足营养等多方面。随时对患者呼吸情况、心率进行监测记录[2]
2、;(2)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心率变化与临床症状。1.3数据处理研究结束后,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录入内容确保真实客观,以95%作为可信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呼吸频率(RR)与心率(HR)趋于正常,呼吸顺畅,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所好转,血气结果明显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2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生理指标比较(-x&p
3、lusmn;S)吋间例数RR(次/min)HR(次/min)对照组3027.56±2.36117.12±20.3观察组3021.03±2.2586±8.24T值11.1810.52注:lmmHg=0.133kPa表2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比较(x-±S)观察指标PaC02(mmHg)PaO2(mmHg)pH对照组84.5±19.249.92±12.017.34±0.145观察后50.1±11.92100.2&
4、plusmn;34.957.51±0.0052.护理要点一切与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发生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闲难、喘息或胸闷,随着病程发展可能终身不愈或发展为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3]。所以及早防治控制病情尤为重要。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吸入疗法为首选,必须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各种吸入器,联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这种治疗方法繁琐,治疗周期长,很冇可能因为治疗不当加重病症,给患者造成很人的心理负担。本文采用无创性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治
5、疗过程简单专业。在治疗前后如辅以配套的护理措施,将会使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专业合理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心理护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患者群集中于中老年人,且病程较长,病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出现悲观、焦虑、恐惧的状况,以致丧失信心,不配合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为患者普及病理知识,介绍治疗方法,增加患者对病症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2保持呼吸道畅通。确保患者呼吸顺畅。同时指导患者正确咳痰,如果痰液较多不易咳出吋,应指导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
6、,协助胸部叩击,鼓励患者将痰液咳出,或遵医嘱使用祛痰剂或超声雾化吸入[4】。3.3合理用氧,持续低流量给氧,流量l-2L/min,在吸入前进行湿化。3.4建议患者多饮水,确保每日饮水量达1500ml,建议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同吋室内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5教会患者自我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运动锻炼,结合呼吸锻炼,锻炼强度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决定。3.6无创呼吸机的应用。(1)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ADB2B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使用前必须对呼吸能进行
7、检查,确保其功能完好。对各个管道进行消毒,检查管道是否漏气和畅通[5]。(2)为患者讲解无创性呼吸机的使用原理和治疗原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同吋为患者讲解治疗过程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3)对患者家属进行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培训,加强其对无创性呼吸机的认识,消除家属的担忧和恐惧,使家属积极帮助患者配合治疗。(4)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査,并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对因其他病症不适合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排除,排除条件包括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合并其它器官功能衰竭、面部创伤或术后畸形、胸腹部手术后创伤和不合作的患者等。
8、(5)对即将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教育,包括此次治疗的重要性,和事前准备。患者宜放慢呼吸,少说话,摆好体位,取半卧位,先适应面罩,再进行常规接管。(6)调整机器:SAT模式:低IPAO+RampCPAP。面罩连接时尽量减少面罩漏气,全程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根据患者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