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75787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小编整理了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诗歌特点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分行排列、饱含真情、立意新颖、联想自然、跳跃自如、凝练集中、节奏和谐、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虚实相生) 二、诗歌分类 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 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
2、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 分为格
3、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 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 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
4、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韵脚诗 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三、诗的写法实例分析 (手法一:意境) 如何是好呢 园中失窃的13号楼, 那老人已病入膏肓…… 一只年迈的猫, 静卧在窗台的角落里, 肮脏的身体抖落最后的颤栗。 我涕泗滂沱, 坐在湖畔的
5、丑石上, 凝望一扇久未开启的门。 初夏,不知名的小花开了, 簇拥起许多沉积久远的思念。 曲径的悲剧已上演,我只身躺下, 守候曾经的柳絮落脚在泪湿的衣襟。 (手法二:抒情) 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 在哪年的秋天,黄昏的时刻 噢!难道我真的已忘却了, 那嵌入眼底的天蓝与小道林荫。 从何处跌落下了这片梧桐, 在诗本的第几页,当成书签 噢!我怎么也无法想起, 那披肩的长发和回眸时的笑脸。 我的思念之地,阔别你太久, 垂死坚持的梦已被稀释得惨淡。 回到这棵树下,我真心愿意, 把自己做成标本,将体肤都剔除, 静静地、悄悄地葬在一册书里。 (手法三:
6、叙述) 自从有一天,突然间, 我变成个一塌糊涂的人。 那时,我的理想又获新生, 接着就无知无畏地狂傲起来, 简直象只花俏的公鸡,孰不知, 在今后的战斗中即将要惨败而归。 给自己起个了绰号,叫“诗痴”, 设计个别别扭扭的口头禅“有影无”。 揣着几本哲学书,戴副高度眼镜, 一天到晚装模作样地出入在图书馆里。 为附和自己的名,决定写点的东西, 不管它算不算、叫不叫、成不成“诗”。 我是个会生育的男人,十月怀胎, 尝尽坚苦分娩出了属于自己的孩子。 这些孩子全和我长得很象,一个一个, 都高声疾呼着要有的“自由”和“理想”。 当然,这是比方,“孩子”就是我
7、的诗, 这里没有高超的意象,也没有深远的隐喻。 (手法四:意象) 临行一别,我试问君知否, 那未来之路可会有雄鹰盘踞 你把沉厚的手掌落在我的肩头, 宛尔一笑,唤起了数年以后的我。 苏醒时,我用双手搭个菱形, 放在胸口匡扶一夜凄清的内心。 黑暗已过去,闯过弥留之际的人, 吮吸着来自远方的绿林制造的氧气。 第26层,每层楼高约是米, 那么我该是在65米的高空眺望了。 我见到身穿蓝色卡其布中山装的老人, 轻而易举地用百年的智慧垒成了高山。 而我,在先知的面前显得如此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