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69195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补肾调周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运用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补肾调周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运用论述摘要:慢性盆腔炎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常散在记载于“带下”、“?Y瘕”、“少腹痛”、“热入血室”等疾病中,“补肾调周法”是夏桂成教授根据女性月经周期变化中阴阳消长转化规律所制的一种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临床应用疗效独特,对临床治疗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该法应用最多的是用于月经失调类疾病和不孕症的治疗中,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除了治疗上述两大类疾病外,对于妇科杂病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单纯邪实者少见,多数是虚实夹杂的病例。湿热之邪作为致病因素贯穿疾病发展的各个环节,又常可导致气滞
2、、血瘀和正气损伤,但单纯的湿热为病者少见,临床常可见到患者病程日久,迁延难愈,腰酸小腹下坠,神疲乏力,劳累后加重尤在经前、经后有加重趋势,宄其原因,经前气血波动明显,邪正相争故有腰酸腹痛之症;经后气血亏虚,抗邪无力,腰腹酸楚、下坠感明显,我们根据这些特点将夏老的补肾调周法尝试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通过燮理阴阳,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不治炎症而炎症自消。关键词:补肾调周法、慢性盆腔炎、探索首先简单介绍下夏老的补肾调周理论,我们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后期、经间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各期阴阳变化各有不同,经后期以阴长为主,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经
3、前期阳长为主,到行经期则由阳转阴,四期变化周而复始使得月经每月按时来潮。各期的用药特点也有不同,经后期以养血补肾为主兼有清利湿热,方用归芍地黄汤加减,药用:当归、赤白芍、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川断、红藤、败酱草、蛇舌草;经间排卵期月经周期中第一次阴阳转化,重阴转阳,治疗重点补肾活血促排卵,方用补肾促排卵汤,药用:鹿角片、丹参、赤白芍、山药、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杜仲、五灵脂、川芎、红藤、败酱草;经前期重在温肾助阳,方用毓麟珠加减,药用:鹿角片、丹参、赤芍、茯苓、川断、杜仲、菟丝子、香附、柴胡、五灵脂、玄胡、川楝子、红藤、败酱草;
4、行经期月经周期中第二次阴阳转化,重阳转阴,此时治疗以疏肝理气调经为要,用越鞠丸合五味调经散加减,药用:香附、苍术、丹参、茯苓、赤芍、山楂、五灵脂、益母草、川断、川牛膝、玄胡、川楝子。用上述方剂按照月经周期变化,连续使用两个月经周期,大多数患者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兹举验案一例:李某,32岁,2012年7月初诊,患盆腔炎病史4年,有2次人工流产史,最后一次人流后未注意个人卫生遂有腹痛、高热,当时经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缓解,高热净退,但自此以后时常有腹痛,且劳累后症状就有加重,伴有腰酸、白带量多,近半年每次发作使用抗生素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期间使
5、用过阴道超声波物理治疗,口服“金刚藤胶囊、妇科千金片”等效果均不显著,来我门诊就诊时询问月经周期规律,经前即感腰酸不适,平时小腹坠胀、易疲劳乏力,大便偏稀,舌质红,苔薄微黄,脉细;妇检提示子宫轻压痛,双侧附件压痛。采用补肾调周法按照月经周期的变化调整用药,因大便稀将丹皮易木香加炒党参,使用该法治疗一月即感轻松,连续使用两个周期后症状均消失,后继用补肾调周法巩固治疗一月,至今随访未曾复发。本病虽有炎字然迁延日久,虚实夹杂错综复杂,正虚的表现多少不一,故扶正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重要治则,通过顾护正气,促进机体免疫机能以达到不治炎症而炎症自消的
6、结局。而调周的方法顺应了妇女月经周期中气血阴阳的变化,通过药物使气血顺畅,阴阳转化顺利则正气自然能抗邪外出。在应用补肾调周法时我们仍然抓住了本病与“湿”邪关系密切,而湿邪最常影响脾的功能,所以常可见到脾肾两虚的表现,在补肾调周同时加入党参、白术这类健脾化湿的药,可以使正气旺,湿浊消,并且经后期为阴长的阶段,此时养血补肾顺应阴长的变化但又恐会有滋阴恋邪之虑,所以可以适当加用党参、白术健脾利湿之品。补肾调周法是夏桂成教授所创的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一种方法,但妇科很多问题都跟月经周期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补肾调周运用了时间医学、圆运动医学、阴阳理论
7、等中医基础理论可谓博大精深,运用该法治疗盆腔炎是遵从夏师的理论基础,目前仅能套用该法尚不能娴熟,在临床上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决,虽然通过尝试性运用该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观察例数不多在以后临床上将进一步改善治疗方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