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及孝道(一)

感恩及孝道(一)

ID:21368965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感恩及孝道(一)_第1页
感恩及孝道(一)_第2页
感恩及孝道(一)_第3页
感恩及孝道(一)_第4页
感恩及孝道(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恩及孝道(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者按:在总结表彰2011年奋战2012年动员大会上,董事长在《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2012年要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家事理念”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员工教育,始终不渝地把“家事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作为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干事创业、打造“百年聚源”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家事理念”理应成为我们心中的一面旗帜,需要我们进一步倡导、培育和弘扬,更需要全方位的践行。在2012年1月28日,集团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班子成员会议上,董事长强调指出,要做事先做人,其中之一就是要做一个有孝道,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本期以《传承孝道文化深入践行“家事理念”》为题进行阐述。何为孝道:中国

2、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个关于爱与责任,亘古不变、常论常新的话题。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

3、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在2012年1月28日,集团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班子成员会议上,董事长强调指出,要做事先做人,其中之一就是要做一个有孝道,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孝是一种文化,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什么是孝?知孝、懂孝、行8孝、扬孝。孝的狭义说法就是孝顺父母和老人,照顾兄弟姐妹。广义的讲,从国家、从社会、从一个团体都存在着孝道的问题,要感激社会、感激企业、感激帮助过自己的人。弘扬这种孝道文化,说到家就是提高自己的修养问题。感恩也就是感恩我们的社会、感恩企业、感恩组织和员工,希望大家要举一反三的来认识这个问题。孝道是一种社会文化、社会行为和

4、社会文明,不懂孝道就是不懂感恩。孝道文化的发展弘扬孝道文化素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中,孝道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文化的精髓,闪烁了人性的光辉。各民族人民把尊老、敬老、爱老、养老视为传统美德,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无与伦比。自古以来人民就把敬孝老人视为做人的道德基础,提出“百善孝为先”,“孝德之始也”。孝道文化的发展史渊源流长。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回顾历史的足迹,早在周朝初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代表最高权力就提出了“孝”的观念,随后逐渐成为了宗教伦理的范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孝道文化发展方面,

5、已经产生了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和孝道观,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孝道文化的思想体系。《论语》、《孝经》等孔子的经典名著就深刻地阐述了孝道文化。故中国孝道文化的历史久远,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最大特征。“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宣扬发挥和历代帝王的提倡,已经深入人心,世代相传,不可动摇。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8。因此,孝道文化已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根深蒂固,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扬光大。孝道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作为中国传统

6、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得到完善。否则将失去孝道,就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融合家庭,对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我国历史上,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二十四孝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当今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第三是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

7、想,倡导报国敬业。封建时代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第四是凝聚社会。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力量,达到民族团结,天下一统的目的。第五是塑造文明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