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56640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文言文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阅读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
2、,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1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素与副张胜相知 素:一向 B.幸蒙其赏赐幸:希望 C.单于使卫律治其事治:审理 D.见犯乃死,重负国重:又,再 【解析】 “重”读“zhònɡ”,意思是“更加”。 【答案】 D 12.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②素与副张胜相知 B.①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②凿地为坎,置煴火 C.①与昆邪王俱降汉②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①其一人夜亡,告之②单于壮其节 【解析】 A项,“相”,都是副词,相互。B项,“为”,①介词,替,给;②动词,成为。C项,“与”,①连词,和;②动词,给。D项,“其”,①代词,其中的;②代词,指苏武。 【答案】 A 1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能成为“汉使与刺杀事件有关”的依据的一项是(3分)( )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③张
4、胜许之,以货 物与常 ④虞常果引张胜 ⑤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⑥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⑤⑥D.②③④ 【解析】 注意张胜与虞常的关系,张胜参与了刺杀事件的预谋工作。 【答案】 D 14.下列有关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当汉朝准备派遣苏武等人出使匈奴的时候,匈奴内部的缑王、原汉朝的降将长水校尉虞常,以及卫律带来的被迫投降匈奴的人,在匈奴谋反。 B.因为虞常与张胜原来是老朋友,虞常就把这次密谋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回归汉朝的事件告诉了张胜,并得到了张胜财物上的资助。 C.正当虞常等七十余人准备行动时
5、,中间有人告密,于是单于的子弟调集部队围剿了谋反的虞常等人,缑王等人战死,虞常被活捉。 D.单于让卫律审理这起谋反案,并让卫律把汉使苏武等人招来接受审判。苏武认为这样会给国家带来耻辱,于是举起佩剑刺向了自己。 【解析】 B项,理解错误,虞常告诉张胜的是刺杀卫律而不是劫持阏氏。 【答案】 B 1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4分) 译文: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这两句话中,翻译的重点分别是文言实词的意思和虚词的用法。如:“为”,介词,替;“弩”,弓箭手;“屈”“辱”都是使动用法;“虽”,即使;“以”,连词,没有实在意义。 【答案】 (1)听说汉天子十分痛恨卫律,我虞常能替汉天子埋伏弓箭手射死卫律。 (2)使品节和使命受辱,即使能活着,又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