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45785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浅析小学班级中的嘲笑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班级中的嘲笑声许绍霞宝城街道小学一.引言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而且使人能够像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习惯的巨大力量。然而,人们不难发现,在小学班级中不但存在鼓励的声音,嘲笑声也有一席之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不良习惯,犹如一只无形杀手在时时刻刻刺痛着这个班集体,未察觉中已经弥灭无数健康的心灵。如何意识到它的存在,危害,并
2、且用恰当的方式将其铲除,迫在眉睫。二.嘲笑声存在的原因1.争强心理的驱使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普遍心态,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想有个赢趣。教育家陶行知说:“你可不要轻视孩子的感情,他做了一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如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没打着他所讨厌的人,就好像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去打德国一样的呕咒。他写字想得双圈没有得着,仿佛是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但是,争强好胜过度,对别人的成绩不服气,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是从“潘多拉盒子”中钻出来的一个恶魔,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才能、成就、地位以及条
3、件和机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进而产生的一种失落、羞愧、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复合情绪状态。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的精神,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心理扭曲。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当看到优秀同学的精彩表现时,存在嫉妒心理学生思考的不是寻找差距,用努力来赶超,而是如何去削弱别人的闪光点。这时,心存嫉妒者会用嘲笑声去回应别人的丁点失误,就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因此,嘲笑声是扭曲的争强好胜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2.从众心理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于跟多数人
4、一致的现象。一些缺乏自主性或者喜欢人云亦云的学生会毫无思考的去模仿其他同学的行为,特别是模仿具有感召力的学生。当听到有人笑时,人云亦云的他们会不分青红皂白的从众。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某位同学回答问题不是很准确,便传来一片嘲笑声。教师立即喊起一位学生,问怎么回事,他们经常性回答道“我不知道,我听到XXX在笑”。一.嘲笑声的危害良好的班级风气是互助互励,因此在教室中传来嘲笑声是教师们不愿看到的。它有其不容忽视的危害性。1.从嘲笑者角度分析对于那些用嘲笑声来证明自己强大的孩子来说,其内心是扭曲的。
5、他们失去了正当的是非对错观,或者说在道德层面处于不及格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养成采用极端手段处理问题的习惯。比如,若甲同学不小心碰坏他的钢笔,一气之下他会乱打甲一顿。而对于那些随大流孩子来说,会形成不专心听讲,懒得动脑思考问题的坏习惯。也就是说,不管自己听到同学的回答没有,不管会不会,随着其他同学做就可以了。这令不良习惯扎根,慢慢滋生。同时,当给他们机会来做出决定时,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长期的“寄生虫”生活已经令其丧失信心,脑子生锈。2.从被嘲笑者角度分析跟大人一样,孩子也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大家的赞
6、赏。然而,当没有赞赏,只有嘲笑声之时,其内心是纠结的,受到极大的创伤。自尊心被夺走,自信心被削弱;本是期盼同学的指点迷津,却是可恶的嘲笑。一次两次可以,长此以往,他们还有继续被嘲笑的勇气吗?二.应对策略1.教师随时关注孩子心理状况,并且给予及时疏导“见贤思齐”克服嫉妒。教导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同时加强对别人的认识。如果能达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境界,嫉妒心理便会不攻自破。同时,克服嫉妒心理还需要积极的自我转换,在别人比自己强时,应当把不服气的心理引导到积极的方面,化嫉妒为求上进的力量,赶上甚至
7、超过对方,坚信“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你行,我比你更行”。而不是用极端手段---抓着别人的弱点就没完没了的嘲笑。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学生的自信心。研究表明,课堂上的问题大部分是教师提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程序性的,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多限于表面;况且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尚不能深入思考,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思维定势或从众心理。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多方求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求异性、独立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自告
8、奋勇”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具体到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启发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挖掘问题、深入探究,鼓励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提倡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特别是对于学生仍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想法,一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和鼓励。因为只有在不断获得肯宁、麦持、赞赏的过程中,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克服学生盲目从众的心理。1.把握教育时机,激起内心火花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或其他应付的办法,所以教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教师能抓住某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