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

ID:21323281

大小:6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1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_第1页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_第2页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_第3页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_第4页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沈从文与李孝石小说审美意识比较谈:沈从文和李孝石的短篇小说,通过双重意象构筑了美好的世界,即“美”的表现不仅直观地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蕴含深刻的哲理。表现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憧憬,也暗示了对社会局势的无奈和沮丧,以及自我隔离和疏远的态度。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作品中,两位作家对自身创作态度的洞察和反思,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性的赞美,都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表现了独特的审美态度和认识。本文以沈从文、李孝石部分短篇小说作品为对象,将“美”的表达分为表象和深层两个部分进行分析,试

2、通过平行比较的方式分析作品中美的形象,剖析其异同点,客观把握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态度。  关键词:沈从文;李孝石;比较文学;审美意识  :I207.4:A:1004-0544(2012)11-0062-05  一  沈从文(1902-198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自1924年在《晨报副刊》发表《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诗歌和散文,是一位多产作家。沈从文一生远离政治斗争,综观其创作的历程,作品内容和主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描写生活的故土湘西为背景,一类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如果说前者描

3、写了故乡原始、自然的生活气息,歌颂了人性的淳朴和真实;后者则是通过讽刺的手法,表现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了“知识人”的虚伪。沈从文的作品自上世纪20、30年代开始陆续被研究,1927年徐霞村的《沈从文的<鸭子>》一文,最早对其作品进行评论。1934年,侍桁和苏雪林分别就《月下小景》撰文,前者肯定了在“观念”盛行的年代“讲故事”的良苦用心;后者则指出作品与西方文学主旨的相似性,“所取又是散文诗体裁,使读者陶醉于故事的凄厉哀艳的情绪之中”。而以金介甫、夏志清、聂华苓等为代表的海外汉学家和华裔学者们,

4、分别从沈从文的生活道路、创作历程、文学理想和文本分析等方面,以东西方比较视角为基础,通过纵横研究的方式具体地分析了作品主旨、人物形象以及和西方文学、哲学思想之间的关联,填补了大陆1949年到20世纪60、70年代研究的空白。进入80年代。关于沈从文的研究和评价不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唐弢、朱光潜、凌宇、吴立昌、杨洪承、赵学勇等学者不仅着力于沈从文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发展,同时也以作品论的形式。发掘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哲学意境,或对其文体进行考察,展现多变文体与艺术世界的关系,从而高度肯定了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5、上的价值和地位。  李孝石(1907--1942)是近代韩国文坛才华横溢的作家。他从1925年发表处女作诗歌《春》和短篇《旅人》,至1942年离开人世,在短短的17年创作生涯里发表了小说60余篇,散文80多篇以及大量诗歌、喜剧、评论等。自1928年发表小说《都市的幽灵》正式在文坛崭露头角,表现了对农民阶层的同情和怜悯,控诉了在日本殖民统治下朝鲜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穷困。一直被认为站在当时的“同伴者作家”行列。然而,1933小说《豚》的发表,他的作品越发流露出浓烈的唯美主义色彩,一方面浓墨重彩描绘了自然世界的美好与

6、纯真,殖民地统治下当代朝鲜知识分子浓郁的思乡情怀:另一方面也毫不避讳地描绘了“性”与“情爱”的世界。因此,到上个世纪60、70年代,韩国文坛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例如。早在1930年文学评论家白铁就发表评论,认为李孝石的文章“过分沉迷的‘性行为描写’已经完全跌人色情的泥潭”,郑明焕则指出李孝石作品“自我满足的色彩”,在韩国文坛“不占有重要价值”。然而,从70年代末开始,文坛开始多方位、多角度地重新审视这位作家的创作生涯和作品价值,并开始从全球跨文化的角度,以东西比较文学的视角分析作家思想及作品内涵的审美趣味。例

7、如,蔡熏、李相沃、朱钟演等人通过综合评价李孝石的作品,否认其“同伴者作家”的定义,阐述了作品“深受西方审美主义影响”的特点,以东西比较文学为出发点,站在“抒情的人生旅途——这一审美高度”,比较了《荞麦花开时分》和契科夫的《悲叹》,体现了两部作品“人间存在的根本的孤独极致”的主体意识。近些年,李孝石文学研究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不仅研究了其作品在不同年代的特点,更着眼于日本殖民统治这一特定的历史时空,从文学文化的层面谈论,研究当时朝鲜社会知识人的“后殖民”的苦闷与抑郁。  两位作家的小说,都表:沈从文和李孝石

8、的短篇小说,通过双重意象构筑了美好的世界,即“美”的表现不仅直观地构筑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蕴含深刻的哲理。表现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知识分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憧憬,也暗示了对社会局势的无奈和沮丧,以及自我隔离和疏远的态度。特别是在上世纪30年代创作的作品中,两位作家对自身创作态度的洞察和反思,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性的赞美,都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表现了独特的审美态度和认识。本文以沈从文、李孝石部分短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