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

棉铃虫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

ID:21314919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棉铃虫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_第1页
棉铃虫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_第2页
棉铃虫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棉铃虫在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教案一教学目的:详细了解棉钤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二难点和重点: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三内容:1棉铃虫的发生规律与分布棉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棉铃虫老熟幼虫在疏松土壤或在田埂向阳面的地下3—5cm间的范围内化蛹且做土室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当0它以上的有效积温累计达5000QC时陆续开始羽化出土。凡是我区的植棉单位均有棉钤虫的发生和危害;其危害的作物种类有西葫芦、番茄、小麦、豆类、辣椒、向日葵、高粱、玉米以及部分杂草(如苘麻);产卵量大,雌成蛾平均每代可产卵800-1000粒,卵孵化率高,幼虫成活率高且活动频繁,取食量大、危害重。

2、2棉铃虫的发生为害后症状(1)幼虫咬食叶片,形成亮天窗和边缘较为圆滑的孔洞;(2)钻蛀蕾、花,形成张口蕾和无效花;(3)钻蛀幼钤和青钤,形成落铃和煤铃,进而造成棉花减产,同时污染棉花品质。3棉铃虫爆发成灾的原因:(1)分布广;(2)受害作物种类多;(3)有翅能飞,迁飞能力极强(可随气流移动飞翔),故易使作物受害成灾;(4)钻蛀蕾花钤,造成大量减产。4棉铃虫的形态特征(1)、卵:半球形似馒头,卵表有纵横隆起的纹数条。(2)、幼虫:体色变化较多,大致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淡红色、黄绿色等5个类型,体表光滑,背线明显,体两侧各有一道白色的气门线,足八对:胸足三对、腹足四对、臀足一

3、对。(3)、蛹:腹部末端有两枚并列的刺,腹部5—7节,前缘密布环状刻点;(4)、成虫:体色多变。雌虫赤褐色,雄虫灰绿色,前翅中央有褐色肾状纹和环形纹,后翅的外缘线和亚外缘线间有两个相连的白斑。5棉铃虫的生活习性成虫白天栖息于棉叶背面、棉田间作的玉米和高梁心叶内或其他作物的隐蔽处,夜间活动、产卵,飞翔力很强,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卵散产于植株顶部和上部叶片上,卵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后呈现淡黄色,快孵化时顶部有紫黑圈;初孵幼虫灰黑色,有食卵壳习性,然后取食嫩叶,稍大后为害蕾铃。一、二龄幼虫食量小;三、四、五龄食量大增且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六龄就进入预蛹期,食量明显减少,初化蛹

4、时体呈黄白色或浅绿色,体壁渐由软变硬,体色最终呈亮褐色。6棉給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一)、农业和物理机械防治是基础1、坚持秋翻冬灌:棉钤虫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秋翻松动了土壤,打乱了土层,破坏了蛹室,可大幅度降低越冬蛹的存活率,减少虫口发生基数。2、品种间有抗性差异:种植抗虫品种,抗虫棉具有明显的抗虫性,田间基本上查不到棉铃虫卵量和虫量,故不需防治,如豫杂交棉F1、冀杂交棉n。3、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棉钤虫食性杂,寄主广、适应性强。我区多年、大面积、单一的的膜下滴灌植棉栽培模式为棉铃虫的发生和为害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生育场所,提倡轮作和间套作栽培技术和科学调整作物布局,可以恶化其棉铃虫的

5、生存环境和食源条件,延缓和破坏其世代发育,从而减轻棉花受害和损失程度。4、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高粱、苘麻等诱集带,引诱棉钤虫成蛾在其上产卵,便于卵孵化高峰期进行统防封杀工作。5、利用棉铃虫的趋性,开展杨枝把、性诱剂、高压杀虫灯(在诱虫坑内投放草酸)诱杀工作。6、在各代成蛾羽化前,采取中耕灭蛹和大水灌溉灭蛹,使蛹窒息死亡。7、在田间喷洒磷酸二氢钾液体,趋避棉铃虫产卵于田间。8、勤调查、勤观测,搞好预测预报,严抓统防统治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布局措施(棉钤虫幼虫的防治:越冬代始于沙枣花开时节、二代幼虫始于棉花初花期、三代幼虫始于棉花花铃期的末期)。9、整枝灭卵:棉铃虫喜把卵产在顶心

6、嫩叶及幼蕾的苞叶上,7月份结合田间管理、打顶整枝并带出田间,可消灭部分虫卵,减少虫口。10、人工捕捉:棉铃虫高龄幼虫抗药性强,一般农药防治效果很差,对大龄幼虫多且防治不当的田块,采取人工捕捉加以补救,但是比较浪费工时、人力。(二)化学防治是关键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棉铃虫大发生的主要手段。当每一代的田间百株产卵数累计量达20粒且卵已转色变黑、适时喷药防治且确保交替用药,以延缓棉铃虫抗药性。由于棉铃虫卵期只有3天左右,三龄以上幼虫抗药性增强,防治要掌握“治虫不见虫,打在卵高峰”的原则,在产卵至初孵幼虫盛期用药。防治间隔每代每4-5天防治一次,每一代连防2-3次。防治药剂可选:阿维菌

7、素、甲維盐、天惠虫清、赛丹(或硫丹)等,其中甲维盐、天惠虫清、赛丹(或硫丹))适用于防治抗性棉铃虫。为保证质量、提高防治效果,田间喷雾亩用药液量60—75千克,喷药部位应以棉株中上部为主,由于棉钤虫在夜间取食危害,喷药时间宜在早晚进行,避开中午高温,以防橾作人员农药中毒。(三)生物防治是方向:生物防治具有广谱、高效、对天敌安全和无公害的特点。1、BT(苏云金杆菌)及NPV(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面积推广应用。2、性诱剂的试用。3、高压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方法诱杀棉铃虫,既经济又快捷。7思考题(1)棉铃虫有哪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