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5390529
大小:1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3
《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摘要:棉铃虫一直是困扰我团棉花产量形成的一大障碍因子,如何合理有效的防治棉田棉铃虫的发生,是实现棉花高产形成的前提条件,本文拟从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入手,结合防治技术来展开探讨,旨在为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提供一个较系统的依据。关键字:棉铃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棉铃虫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上旬开始羽化出土,并在西葫芦、番茄、小麦、觅豆、辣椒及部分杂草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就是当年第一代棉铃虫,各代发生有重叠现象。一、形态特征1、卵半球形似馒头,卵表有纵横隆起的纹数条。2、蛹腹部末端有两枚并列的刺,腹部5一7节,前缘密布
2、环状刻点;3、幼虫体色变化较多,大致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淡红色、黄绿色等5个类型,体表光滑,背线明显,胸足三对,腹足四对,臀足一对,共八对足。4、成虫体色多变,一般雌虫赤褐色,雄虫灰绿色,前翅中央有一个褐色肾状纹和环形纹,其环形纹中有一个褐点。雄虫明显。各个生育期实物图如下:二、生活习性成虫白天栖息于棉叶背面,棉田间作的玉米,高梁心叶内或其他作物的隐蔽处,黄昏开始活动,飞翔力很强,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卵散产在高大繁茂的植株顶部第2一4片叶上,卵初产时乳白色,有光泽,后呈现淡黄色,快孵化时顶部有紫黑圈;初孵幼虫灰黑色,有食卵壳习
3、性,然后取食嫩叶,稍大后为害蕾铃,一、二龄幼虫食量小,三、四、五龄食量大增,六龄就进入预蛹期,食量明显减少。幼虫取食幼铃和青铃时,头胸部和腹部前端伸入铃内,腹末端留在蛀孔外面,幼虫食量大。幼蕾被害后变黄,苞叶张开,随后脱落,幼虫蛀食棉铃,从茎部或中部食棉绒和种子,常吃成空壳。老熟幼虫化蛹时,从尾部开始褪皮,初化蛹呈黄白色或浅绿色,经过5小时后呈浅褐色,再历时5小时后变成深褐色,体壁由软变硬。老熟幼虫入土深度与土壤疏松程度及土壤结构有关,土壤疏松则入土较深,土壤坚硬则入土较浅,一般在3一5cm之间,最深10cm,蛹在田埂朝阳处分布较
4、多。如果寄主作物田间土质比较疏松,则田间蛹的密度较大。三、综合防治技术基于棉铃虫的生活习性,我们在生产和试验过程中逐渐探讨出一系列有关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3方面。(一)、农业防治是基础1、种植抗虫品种,抗虫棉具有明显的抗虫性,能减少虫量60%一90%,卵量60%一70%,减少防治次数2次以上。2、冬翻灭蛹,棉铃虫以蛹室在土壤中越冬,冬翻松动了土壤,打乱了土层,破坏了蛹室,可大幅度降低越冬蛹的存活率,减少发生基数。联产承包以来,农村劳力不断向外转移,近几年,棉田冬翻面积越来越少,棉铃虫越冬成活率的提
5、高,为棉铃虫的发生积累了虫源基础。3、推行连片种植,棉铃虫食性杂,寄主广、适应性强。连片种植,既限制棉铃虫食料和生育场所于棉田上,恶化其食料条件,延缓或破坏其世代发育,又有利于统防统治和搞好预测预报,是一项重要的布局措施。4、整枝灭卵,整枝可调节棉株体内的养分分配,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建立高质量的群体结构,是一项广泛应用的传统技术。棉铃虫喜把卵产在顶心嫩叶及幼曹的苞叶上,7、8月份结合田间管理,整枝打顶并带出田间,可消灭部分虫卵,减少有效虫口。据调查,打顶可减少四代棉铃虫卵20%左右,幼虫15%左右。5、人工捕捉,棉铃虫
6、高龄幼虫抗药性强,一般农药防治效果很差,对大龄幼虫多的失治田块,宜采取人工捕捉以减少危害。(二)、化学防治是关键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棉铃虫大发生的主要手段。根据棉铃虫逐代增加,以及大发生年份出现的时间早、盛期长、卵量高、面积广的特点,药剂防治采取“压低三代、狠治四代、补治五代”的防治策略。根据防治指标(百株累计卵量40粒或低龄幼虫5条)抓住重点、适时喷药、交替用药、保证质量。7月份关键是抓好早发棉花上三代棉铃虫防治,8月份四代发生范围广,必须全面抓好防治,9月份重点是抓好迟发棉花上五代棉铃虫防治。由于棉铃虫卵期只有2一3天,三龄以上
7、幼虫抗药性强,防治要掌握“治虫不见虫,打在卵高峰”的原则,在产卵至初孵幼虫盛期用药。防治间隔大发生年5天一次,中轻发生年6一7天一次,四代棉铃虫需连续防治4一5次。药剂可选用甲基对硫磷、功夫、保得或百树得、快杀灵2号等,也可用菊酷类农药加有机磷农药等混配防治。甲胺磷、久效磷对棉铃虫效果差,不宜使用。氨基甲酸脂类的万灵浓度过高易药害,应慎用。抑太宝、卡死克、辛硫磷等对难治性的大龄幼虫有效,用于防治抗性棉铃虫。为保证质量提高防治效果,须喷足药液量,用手动喷雾的667平方米需60一75千克,机动喷雾的25~30千克。喷药部位应以棉株中上
8、部为主,喷药时间宜在早晚,避开中午高温,以防农药中毒。做到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三)、生物防治是方向棉铃虫的防治研究目前已有重大突破具有广谱、高效、对天敌安全和无公害特点的生物农药Bt(苏云金杆菌)已大面积推广应用。性引诱剂类农药也已广泛试用。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