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68280
大小:1.25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0
《山东农业水价改革情况介绍(水价方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农业水价改革情况介绍(水价方面)山东省物价局一、农业用水的定义及价格管理权限定义:由水利工程直接供应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果、水产养殖和农村自来水用水。一、农业用水的定义及价格管理权限省价格主管部门省内跨市和省属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市价格主管部门辖区内跨县和市属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公共管网供应的自来水、再生水销售价格县价格主管部门县属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公共管网供应的自来水、再生水销售价格市场调节价水利工程由用户自建自用的和供方与终端用户通过协议明确由双方协商定价的农村村民自建自管的自来水、再生水销售价格二、农业水价政
2、策的演变第一阶段1982-1998年农业水价的起步和探索阶段第二阶段1998-2006年农业用水按核定的价格缴纳水费在全省普遍推开,农业水价逐步实行按单项工程供水核定第三阶段2007-2014年规范农业水费收取,推行了农业终端水价最高限价政策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二、农业水价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1982-1998年)第二阶段(1998-2006年)第三阶段(2007-2014年)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1、1982年,省政府《山东省水利工程供水收费标准和使用管理规定》2、1987年,省政府《山
3、东省水利工程水费计收和管理办法》3、1992年,省政府第125次省长办公会此阶段农业水价的形成、管理、水费计收方式等在不断探索之中。严格意义上的农业水价并未形成。二、农业水价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1982-1998年)第二阶段(1998-2006年)第三阶段(2007-2014年)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1、1998年,省政府要求按照逐步到位、区别情况、分别调整的原则,逐步解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问题。2、1998年9月,全省水利工程农业水价改革会议,部署农业水价改革的任务和工作要求。3、2002年,提出水价改革的总体
4、思路、分阶段目标、相关的价格政策,以及农业用水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思路及实施意见。4、2005年,省政府《关于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意见》此阶段,基本实现了大、中型水利工程供水的单个定价。由于供水计量设施不完善,农业用水无法计量到村到户,在供水价格管理上政府只能核定支渠进水口的水价,在水费收取中存在搭车收费、捆绑收费、按人头分摊收费等问题严重,农民反映较大。二、农业水价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1982-1998年)第二阶段(1998-2006年)第三阶段(2007-2014年)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1、2007年,
5、《关于公布我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最高限价的通知》。2、200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3、2009年,《关于继续执行我省引黄灌区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最高限价的通知》。4、2011年,《关于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此阶段,农业用水终端水价最高限价政策的推行,较好的解决了农业用水的乱涨价、乱收费等问题,同时,初步探索解决了原农业用水价格中没有考虑农业灌溉支渠及以下灌溉渠道维护管理成本的问题。二、农业水价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1982-1998年)第二阶段(1998-2006年)第三阶段(
6、2007-2014年)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1、2014年,我省五个市县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2、2016年,《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3、2016年9月,《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确定了10年完成总目标:——2016年-2017年,各市至少选择一个农田灌溉条件好、计量设施完备、有水价改革基础、群众改革意愿高的县(市、区),率先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8年,完成有效灌溉面积20%的改革目标;——2020年,完成有效灌溉面积60%的改革目标;
7、——2024年,基本完成全部有效灌溉面积的改革任务;——2025年,在前期开展改革的区域内进一步巩固、提升,形成全覆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三、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1、农业供水工程中的末级渠系工程欠账多、供水计量设施缺乏。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敏感度高,农民群众对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情绪。3、全省现行农业水价普遍偏低,基本不反映成本变动。4、农业用水终端水价及农村公共供水价格管理仍是薄弱环节。全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调查统计表(单位:元/立方米)类型平均农业水价供水成本大型水库0.0690.24大
8、型灌区0.0650.31大型河道0.0470.32中型水库0.0600.38中型灌区0.0560.13县属水利工程0.0780.16四、做好水价改革工作(一)农业水价改革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和灌溉条件,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特点的农业水价改革模式,不安固定模式,不搞一刀切。四、做好水价改革工作(二)农业水价改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