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55515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宄现状(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1)【摘要】青少年服药依从不良是造成慢性病治疗结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帮助其提高服药依从性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木文总结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为改善国内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关键词】慢性病;依从性;服药依从性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患者的行为(服药、饮食及改变其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其中服药依从性(MedicationAdherence)是依从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决定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
2、者而言,长期服药为其带来更多的负担。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约有1/3的死亡病例的原因不是疾病木身,而是因为服药依从不良[2]。目前,全球约有10%青少年患有一种慢性病,服药依从不良造成发病率升高和额外的医疗费用等,甚至是死亡。由于青少年处于一个生理发育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剧烈变化的时期,面对学习压力、社会交往、独立生活等方面压力时,患有慢性病的青少年表现出独有的特殊性。因此,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现将近年来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宄现状综述如下。一、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不良的影响因素1.社会
3、关系因素:研究发现,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与其社会适应能力及同龄人的支持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父母、同伴及医疗人员。研究发现,慢性病青少年为了融入到健康同龄人群体中,易出现故意掩盖自身患病情况而减少服药次数等不依从行为[3]。这就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到慢性病青少年服药监督中,提高其服药依从性。侃是,目前对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调查发现,慢性病青少年的父母小学学历以下者出现不依从行为比例达65.9%[4】,与相对高学历家庭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相对高的父母更能正确认识疾病,明白坚持规范服药的
4、重要性,而那些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经济收入较低[5】、多子女、单亲家庭的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相对较差;其中,部分家长认为慢性病是不光彩的疾病,不愿让他人知道孩子的病情和服药治疗的事实,自行减少服药次数或停药。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慢性病青少年父母存在的不良社会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母亲症状重于父亲,病程愈长,心理问题愈多。这不仅影响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影响其心理健康,发现并帮助父母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调査研究。最后,由于医务人员没有针对疾病治疗和本质与慢性病青少年进行沟通[6】,导致14%的慢性病青少年并不
5、信任医务人员,降低对医疗的满意程度,使其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直接导致其服药治疗时的不依从行为的出现。1.患者个体因素:青少年大多数吋间生活在学校中,繁重的学习课业、课间休息吋的活动、朋友聚会等原因都造成慢性病青少年忘记按时服药。研究发现,35%的糖尿病及18%的移植术后的慢性病青少年均存在因忘记导致的服药依从不良行为。遗忘、偶然事件的发生等主客观原因是造成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不良的第二大主要原因[7】。冋吋,由于疾病发作的不确定性及药物治疗带来的外形改变,哮喘、癫痫及依赖激素治疗的糖尿病等慢性病青少年,认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往
6、往不愿被他人发现患病服药,故意忽略自身维持健康的措施,这种想法均导致其服药依从不良。据奋关数据统计,50%的慢性病青少年曾尝试忘记自身疾病现状,18%的慢性病青少年认为自身处境很不公平,63%青少年内心对慢性病治疗存在抵抗情绪。慢性病的长期治疗限制了青少年的部分活动和行为[8】,因此而拒绝按照医嘱进行长期的药物治疗,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予以重视。2.疾病认知因素:青少年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思想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9】,当面对疾病发作、治疗负担及长期服药等闲难时,自身处于长期的心理应激状态,表现为紧张、焦虑、愤怒及失望
7、等,认为坚持服药对疾病治疗并没有作用,自行减药对治疗效果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3.经济状况因素:除以上三个主要影响因素方面外,导致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不良的因素还冇来自家庭经济状况。据调查发现:只奋12%的家庭无力承担和支付慢性病青少年长期用药的费用,主要集中在重大疾病药物使用方面,如囊性纤维化、癌症等疾病。人部分的家庭均可以很好遵医嘱进行购买药物,但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慢性病青少年服药依从性表现不良。二、小结慢性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和需长期治疗等特点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体格发育、情绪及认知等心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
8、[10]。近三年,提高依从性干预措施(Adherence-EhancingInterventions,AEls)在临床及社区其他人群的应用研宄中己得到良好效果。因此,B前应根据慢性病青少年依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改善方法,如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医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