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5377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家访——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家访——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家访——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家访——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家访——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为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两者各展其能,相互促进,实现教育的最大成效,我们应在两者之间搭建联系的最佳桥梁——家访。传统观点认为,家访只是班主任的事。然而,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教师,其身份都是教师,都应该把家访看成应尽之责。 曾经有人便提出疑问:现在通讯这么发达,联系方式那么多样,为什么教师还要上门家访呢?我认为在家访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家庭实际,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但这些形式不能代替家
2、访,采用任何一种形式与家长联系同登门家访相比的“质感”是不同的。 成功的家访,可沟通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又可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学历的家长,决定了家访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教师在家访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善于把握适当的时机。 家访,就是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生进步。教师一定要选好时机,这是家访成功的前提。根据家访目的性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家访: 1、送温暖式家访:如学生生病在家时,心中是很烦躁不安的。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
3、的关怀,同学的关心。倘若老师和同学带着全班同学们的心意来到生病学生家中,送上一点可口的食品,说上一些贴心、暖心的话语,会使孩子感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爱,从而激发他们为班级争光添彩的信心和决心。还有学生取得成绩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生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教师的出现,关爱的眼神,亲切的问候,一定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及的效果,教育的目的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 2、报喜式家访: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当孩子有了进步或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时,教师就要发自内心
4、地进行赞扬,由衷地表示祝贺,并通过家访的形式告诉家长。在家访时当着学生的面,实事求是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及取得的成绩,再由学生自己说说取得成绩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他的学习就会更加努力,他的思想就会更加进步。同时,家长也会分享孩子的快乐,会更加关注孩子,关注学校。 3、指导式家访:指导家长“赏识孩子”。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指导家长“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再有当学生因学习、生活和其它方面遇到了困难而苦恼
5、时,教师家访会使学生感到欣慰和安抚,能减轻学生对老师来访的压力,改变家长以为老师家访就是“告状”的想法,形成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而且形成一种无形的合力,振奋其精神,增强其信心。同时,批评对于有错误的同学也是应该的,更具有针对性,更应注意分寸,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 二、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提前预约。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2、明确目的。家访前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做好充
6、分的准备工作。最好是拟好家访题目,通过家访教师要达到什么目的,对学生今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应对家访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预先设想,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家访的失败。 3、了解学生。我们经常说,学生是有个性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我们有许多老师并不是非常了解学生,而“家访”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试想一下,如果老师事先没有对这次家访的学生做一个全方位的分析与评价,面对家长我们可能就会无话可说,造成尴尬的局面。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的产生,我们教师在平时就必须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并随时做学生平时观察记录。 4、了解家长。 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
7、有不同的性格。老师家访是一定要面对学生家长的,所以,在家访前老师可通过学生或其邻居或其熟人调查了解家长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和要求等等。因为,只有在做做了这方面的准备,老师才能在进行家访时就尽量避免话不投机等不愉快的场面。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家访可以建立起新型平等的教师和家长关系,更好地统一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来把孩子教育好。 5、了解学生家庭。 为使家访效果更好,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家庭有几口人,是什么关系,在什么单位工作,家庭经济能力如何,家庭关系如何,与邻居关系又如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