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设计示例2

ID:21249865

大小:8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教学设计示例2_第1页
教学设计示例2_第2页
教学设计示例2_第3页
教学设计示例2_第4页
教学设计示例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示例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示例2  课题:二次函数的图象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知道二次函数的意义;  2.使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并结合的图像,初步理解抛物线及其有关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能力;  2.向学生进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几个特殊的二次函数的讲解,向学生进行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美,曲线的平滑美。  二、学法引导

2、  教师采用引导发现法,观察法,讲解法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知道二次函数解析式中字母的意思,在画的图像时,要知道图形是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列表时,自变量x的值的选取,应以0为中心,对称地选取两对(或三对)互为相反数,最好x取整数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意义及二次函数的图像的画法。因为它们是研究二次函数的重要基础。  2.教学难点:正确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因为它的图像是一条曲线,画起来较复杂,而且学生在画图之前,尚不清楚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具体形状和变化趋势,

3、所以不易把握。  3.教学疑点:(1);(2)的图像的反性质。  4.解决办法:(1)关于二次函数的定义,关键要注意:自变量的最高次数定义,二次项系数;(2)的图像和性质,不可死记硬背,要结合图像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几个主要特征,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或位置),对称轴,最大值最小值等。  四、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实验问题:(出示幻灯)  1.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为S,你能否写出S与R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这个问题由学生举手回答,可找层次较低的学生完成,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信心。然后把

4、答案写在黑板上留用。  2.已知一个矩形场地的周长是60,一边长为l,请你写出这个矩形场地的面积S与这条边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13.2中的例1,可由学生得出结论,若学生给出的是,再继续提问:你能否把函数关系式中的括号去掉?然后把所得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提问:比较与这两个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几次式来表示的?  用这个问题,引出二次函数,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加以总结,板书:  一般地,如果(a、b、c是常数,),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提问:1.上述概念中的a为什么不能是0?  2.对于二次

5、函数中的b和c可否为0?若b和c其一为0或均为0,上述函数的式子可以改写成怎样?你认为它们还是不是二次函数?  3.由问题1和2,你能否总结: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关键看什么?  由这三个问题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意义的理解,也同时给出了二次函数的三个特例:;;,使学生深刻理解:看一个函数是否是二次函数的关键是看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0.  4.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与我们所学过的什么知识相类似?  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能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初步搭上联系即可,为以后的教学  做好铺垫.  练习一:P108中1、2 口答,

6、注意第1题要让学生说明不是二次函数的原因  提问:根据我们所学知道,一次函数的图像是条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像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必回答,教师也不用给出答案.  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最好由最简单的入手,根据刚才对二次函数的介绍,你认为最简单的二次函数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自然过渡到要先研究.另一方面也使同学认识到研  究问题要由简到繁的基本方法.  所以第三个问题是,由我们学习的画函数的图像方法与步骤,我们应怎样画二次函数的图像呢?  可由学生先回答画函数图像的三个步

7、骤:(1)列表;(2)描点;(3)连线.然后分步骤来研究这个图像的方法.  (1)列表: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②要画这个图,你认为x取整数还是取其他数较好?  ③看,它是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它的结论与x的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法,引导学生回答:当x取互为相反数时,的值相同.  ④若选7个点画图,你准备怎样选?  通过这4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很顺利地想到为什么要先取书上给出的这7个点,而且也使  学生初步学会画二次函数图像时选点的技巧.  (2)描点:①在画坐标系时x轴的正、负半铀和y轴的正、负半轴是

8、否都要画一样的长?  ②怎样画就可以了呢?  答:x轴的正、负半轴画的一样长,y的正半轴画的较长,负半轴画的较短就可以.  通过这两个问题可培养学生的作图技巧.  (2)连线:①观察这7个点的位置,它们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②我们应怎样连接这7个点?  让学生先连一次试试,然后教师演示。关于原点附近的变化趋势,最好能用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或看书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