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28072
大小:1.00 MB
页数:96页
时间:2018-10-20
《2009M安全生产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全生产案例分析国家安监总局研究中心第一部分《案例分析》试卷的特点和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一、《案例分析》试卷的特点1.给出的题目全部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现场或场景,并据此引申出一系列的问题;2.考查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这三本书所包含的安全知识的综合应用;3.各题目给出的问题,其答案应该说全部在前三科之中。二、考查基本要求和主要知识点基本要求: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控制,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事故预防方法及技术措施;事故调查的原则、程序和组织,调查报告的要求,事故调查
2、的组织和技术方法;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事故处理的规定,预防措施的制定。第二部分《案例分析》试卷的题型总揽教材第六章事故预警机制第一节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事故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而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控对策系统可针对不同报警级别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一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快速性。即够灵
3、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准确性。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要在短时间内对复杂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公开性。即事故信息一经确认,就必须客观、如实地向企业和社会公开发布。完备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过程地分析事故的发展态势。连贯性。每一次的分析应以上次的分析为基础,紧密衔接,才能确保预警分析的连贯和准确。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及时性原则。防微杜渐,提早做好各种准备。全面性原则。对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监测,高效性原则。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引导性原则。预警是在某种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降临之前,提醒或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
4、或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去应付和处理。三、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外部环境预警系统:由自然环境突变预警、政策法规变化预警、技术变化的预警构成。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由质量管理预警、设备管理预警、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构成事故预警系统:主要任务是当事故难以控制时,做出警告和对策建议,因此其业务隶属预警管理信息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与专家系统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完成信息收集、处理、辨识、存储和推断等任务。第二节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一、预警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一)预警系统的组成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预警分析系统完成预警功能,预控对策系
5、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二、预警系统的功能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包括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安全管理有效性指标、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预测评价系统:经过对评价对象监测、识别、诊断、预测等后,预警系统对整个生产活动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即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的给出。预警信号采用国际通用颜色表示不同安全状况。I级
6、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红色表示;II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III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IV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有两种:①时序性预警级别:反映连续的预警信息波动趋势。②安全风险预警级别: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给出安全风险预警级别。预警阈值的确定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误警和漏警。误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事故没有出现;另一种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该事故发生的级别与预报的程度相差一个等级。预警阈值确定既要防止误报又
7、要避免漏报,若采用指标预警,一般根据具体规程设定报警阈值,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报警阈值。若为综合预警,可根据经验和理论来确定预警阈值。三、预警系统的实现1、监测:其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2、识别:其主要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已经发生的异常征兆、可能的连锁反应。3、诊断: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