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ID:21224242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_第1页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_第2页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_第3页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后浇带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当中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施工技术,其作为在超长建筑中不留温度伸缩缝以及在高层建筑中高层部分与裙房间不留沉降缝的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其功能、做法及应用的了解探讨,可以进一步了解施工后浇带技术,更好的进行建筑施工。  关键词:施工,后浇带,工程应用  Abstract:ofthepouringbelttechnologyisthebuildingoftheprojectaperatureinhigh-risebuildingsandleavenoroom

2、ofthehigh-levelskirtsettlementjointtechnicalmeasures,inbuildingengineeringplaysanimportantrole.Throughthefunctionandapplicationmethodsanddiscussestheunderstanding,canfurtherunderstandingoftheconstructionofthepouringbelttechnology,betterforconstruction.  Keym厚的掺5%107胶(水

3、泥重量)的1:1水泥稀浆,之后才能浇筑加强带或后浇带。最后,在砼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就可以拆除模板,但一定要保证在模板拆除时不会对加强带或后浇带的模板稳定产生影响。  2、要注意加强带或后浇带的砼的使用。要把加强带或后浇带的砼拌制成低流动性砼。第一,加强带或后浇带所采用的砼是提高结构砼一级强度的补偿收缩砼;第二;通常要在结构砼浇筑成型后一周后对加强带的砼进行浇筑,加强带的砼中的膨胀剂(UEA)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0%一12%;第三,主体结构封闭后才能对后浇带的砼进行浇筑,后浇带的砼中的膨胀剂掺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3%一15%,而且后

4、浇带的砼比原浇筑的砼强度高一级。这是因为因加强带设置施工只是避免因温度产生的结构收缩裂缝,而后浇带的设置在避免产生结构温度收缩裂缝之外,还要避免由建筑物基础沉降不均造成的结构裂缝。  3、注意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不管是加强带还是后浇带,在其完成结构梁板施工后,要把予留的渗进模板内的砼浮浆及时清理干净,并用木模板覆盖在预留的板槽上,以防止其它杂物落入或者钢筋被践踏;另外,由于后浇带的收缩补偿,使得砼的浇筑和结构砼浇筑要有较长的时间间隔,通常的能在2~3个月以上,而个别的则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这样为了避免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需要在完

5、成结构层砼浇筑后,对模板内的浮浆、杂物进行及时清理;同时,可以在裸露的钢筋表面满涂一道用掺5%107胶(水泥重)的1:1水泥砂浆拌成的稀浆,避免在这期间钢筋锈蚀问题的产生。  三、后浇带在工程中的应用  后浇带作为一种砼刚性连接缝,对不适合设置柔性变形缝的结构以及后期变形逐渐稳定的结构来说极其适用。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主要是应用后浇沉降带和后浇伸缩带。  1、后浇沉降带的应用:主要用于高层与裙房之间的连接。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荷载差异比较大,容易出现相对不均匀沉降。后浇沉降带通过先让两者独立沉降,在其沉降逐渐稳定后,再把它们连接成一体

6、,这样就可以使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后浇沉降带需要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0田后才能够进行施工。  2、后浇伸缩带:用于长度较大的建筑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伸缩而产生的开裂现象。在总收缩中,砼的早期收缩占了绝大部分,外露结构在温差大的地区很可能会由于温差变化而出现裂缝。后浇伸缩带是先将缝两侧结构单元的砼早期收缩大体完成后,再把它们连为一体,这样就可以使砼收缩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后浇伸缩带至少也要在两侧砼浇捣60天以后才能够进行施工。  总结:  随着城市建筑工程的发展,施工后浇带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

7、连接处应用后浇带技术,对于超长的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来说,施工后浇带可以使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或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在工程中,施工后浇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资料:  [1]孙淑花,张弘.建筑后浇带设计施工中存在问题及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09)  [2]任白玉.基础沉降差异的处理方法[J].建筑工人,2007,(05)  [3]范飞.施工后浇带浅议[J].科技信息,2009,(19)  [4]李彬林.后浇带施工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

8、F形式查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