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18809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方案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亲情教育主题班会方案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9 1 设计理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性。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 设计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
2、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定海小学二(4)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
3、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评析: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为了给自己取名字花的心思和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
4、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评析: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3、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 (2)以《爸爸(妈妈)的————》为题,演讲自己眼中的父母。 (3)舞蹈《烛光里的妈妈》 [评析:通过观察,感受父母的辛苦,利用演讲,表达亲情的无私,激发学生回报亲情的动机。]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
5、赞颂知多少 (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地用歌唱,用朗诵,用故事来拥抱亲情吧! (2)学生自由地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评析: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收集相关材料、讲述故事,在准备过程中就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榜样
6、的力量是伟大的。] 2、母子了解知多少 (1)甲: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到场的几位同学的妈妈和孩子共同上台做个游戏。测试一下对对方的了解有多少。请到场的爸爸作评委。(互相猜对方最爱吃的菜、最爱穿的衣服;母子共同写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检验默契度) (2)请孩子做扮演孕妇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劳。 [评析: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体会父母辛苦生育和抚养的无私付出,感受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不易,激发回报父母的情感。] 四、行动篇——回
7、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驻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 (3)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
8、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