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

ID:21211634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_第1页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_第2页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_第3页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_第4页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元芳你怎么看走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元芳,你怎么看”的走红——2012年网络热词传播之我见作者:刘柳学号:10523043内容提要:在《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期发布的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榜单中,“元芳,你怎么看”排名仅次于“正能量”,屈居次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问元芳,元芳一夜走红,成为本年度最忙碌的人物。“元芳,你怎么看”这句流行语的一夜走红不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反映,更是对当代人集体心理特征的映射,是一种时代的集体倾诉,是当代人情感归属需要的体现。关键词:元芳体走红网络传播一、网易网友将元芳捧红要问最近网上谁最忙碌?非李元芳莫属。其实大家对李元芳并不陌生,他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角色,在剧中侦破案情

2、时,元芳经常被狄仁杰问道,“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而元芳的标准回答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另一个是“此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2012年下半年,这段电视剧中的“经典”对白遭网友吐槽并跟风援引,“元芳体”也成为网友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万能句式。有统计显示,元芳最忙的时候,短短几日就被网友问候了250万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问元芳,元芳一下子就成了最忙碌的人。而元芳这样一个影视角色到底是如何走红的呢?他是因热播电视剧而走红的吗?不是,他是被广大有才的网友给捧红的。要追溯元芳走红的源头,就要追溯到网易新闻最近的一个报道“泉州女生被肢解后坠落高楼,警方断定自

3、杀”,这个新闻发布后,立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大多数网友对于此案件的鉴定结果持无奈、质疑甚至是气愤的态度,因此有才的网友请出了元芳,以“元芳,你怎么看”进行嘲讽,暗指案情背后或有蹊跷。网友对于元芳的“力捧”以及论坛、微博的推动,使该句式在网络上迅速流行起来,连续数日在网络热点话题的榜单上排名首位。人们多将它缀于某个句子或语段的末尾,表达某种质疑、嘲讽或公开征询看法。5“元芳,你怎么看”已经成为了广大网友的口头禅,所以说,元芳完全是被智慧的网友给捧红的。二、传播具有时效性、高频性、动态性及交叉传播性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形式,其发展和传播过程既体现一般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具有

4、其自身的一些特征。黄自然:《网络流行语的流变机制与传播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12月(下半月)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主要有时效性、高频性、动态性及交叉传播性等特征。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元芳,你怎么看”这句流行语也遵循着这样的传播规律。时效性。网络流行语和新闻消息一样,具有时效性。“元芳,你怎么看”在最初使用的时候会被视为流行、时尚的标志,人们在对一件事发表评论的时候,都喜欢在结尾处请教元芳。但网络流行语在经过成百上千次地转播和运用之后,它的新鲜性和时尚性便开始逐步消失,再加上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元芳,你怎么看”很容易会被求新求变的网民所抛弃。在元芳走红后,也有

5、网友吐槽说“元芳体”其实是个陈年老段子,早在别的论坛里混迹多时,只是最近又被端出来炒炒而已。由此可见,元芳体的走红具有时效性,在其传播热度减退后,便会慢慢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高频性。高频性是指网络流行语具有在特定阶段被高频使用的特征。网友们最近真是事事都要请教元芳,例如:“我连续三个月未发工资,元芳,你怎么看?”,“昨夜家家烟花爆竹,扰我彻夜未眠,元芳,你怎么看”,“本公司即将发布新款手机,元芳,你怎么看?”无论是吐槽抱怨,还是打趣调侃,亦是推销叫卖,都不忘询问一下元芳的意见。有网友打趣道,“元芳大人真的是日理万机啊。”由此可见这句流行语的使用频率之高。动态性。“元芳,你怎么看?”这句

6、流行语的动态性体现在它是紧跟社会时事,反应民众心情的。广大网民通过对元芳体扩句,造句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泉州女生坠楼”案件调查结果的质疑与嘲讽,反映了广大公众对于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所以说,网络流行语在用其特殊的表达方式记录着社会进程和民生热点。交叉传播性。交叉传播是网络流行语在传播方式上表现出来的特征。这种交叉传播既体现在微博、社交网站、网络论坛在传播过程中的互相配合,5也体现在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的交叉感染传播。正如“元芳,你怎么看?”最初是由网易论坛的网友提出,但经过微博,人人网以及其他门户论坛的传播变得更加流行,而纸媒的相继报道也使这句流行语的传播范围更广泛。三、网络流行语折

7、射出的网民心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流行语具有草根文化的特质,折射着青年群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态度,是共同话语体系中的一种最佳交流媒介;它所追求的不是严密体系里的宏大叙事,只是对当时心境的最佳表达。吴建华,许振兴,班生:《论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新变化———基于网络热词的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5)从元芳体的流行,我们也可以对网民的心态做出解读。从众心态:“元芳,你怎么看?”的突然蹿红,首先源于网友的从众心理。如果一件事足够新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