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

ID:21207396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0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_第1页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_第2页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_第3页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_第4页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代三种《永定河志》的历史地位[摘要]清代,有三次纂修永定河志,分别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嘉庆二十年(1815年)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以及光绪六年(1880年)朱其诏、蒋廷皋二人续修《永定河续志》。其中,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为第一部永定河志。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十九卷,卷首一卷。李逢亨编纂《永定河志》三十二卷,卷首不分卷。朱其诏、蒋廷皋纂《永定河续志》十六卷,卷首不分卷。这三种永定河志开创了永定河专志的先例,是清代水利专志一个典型的范例,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关键词]《永定河

2、志》;历史地位一、保存了清代及以前有关永定河的不少信息清代有关水利的撰述,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高峰。清代三部《永定河志》搜集整理了史志诸书,可以了解到古代永定河的面貌和治理概况。(一)提供了研究清代永定河河道变迁以及环境变化的文献资料首先,保留了永定河早期六次迁徙改道的文献资料,如:康熙三十七年(1698)自良乡县老君堂筑堤,开挖新河,由永清县朱家庄,经安澜城入淀,至西沽达海,为永定河两岸筑堤之始,此第一次河道改由安澜城。康熙三十九年(1700)因安澜城河口淤塞……此第二次河道改由柳岔口。雍正四年(172

3、6),因柳岔口以上渐次淤高……即今日之旧南堤,三次河道改由王庆坨。乾隆六年(1741)南岸六工以下,冰窖减水草坝因凌汛水大……此第四次河道改由冰窖草坝。乾隆二十(1755)年,因冰窖河口以北淤成南高北低……此第五次河道改由北六工二十号以下,地名贺尧营。乾隆三十七(1772)年,兴举大工,水由北六工趋下……此第六次河道改由条河头。(1)其次,以上各河道自筑堤以后,也是迁徙无常。大学士刘统勋在奏折里条例分析了六次改道后堤埝的变化。“第一次之安澜城距今河身已徙北十余里。冰窖改河之后,康熙年间,北堤转为南堤。雍正年

4、间之南堤改为北堤。以今日河身而论,则凡属康熙、雍正年间。所筑之南堤、北堤俱在河之南矣。”(2)乾隆五年(1740),又因河流北徙,“于北大堤起由东安县葛渔城至凤河西岸止,筑北埝一道”。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北埝不足恃,又于永清县赵百户营筑遥埝一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于北大堤永清县止荆垡起,至武清县之黄花店止,添筑越埝一道”。(3)堤防是河流发育变化的重要标志。上述资料,清晰地说明了永定河六次改道,并随之建堤筑埝的概况,成为后人研究当时永定河的河道变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5、除以上文字叙述以外,陈琮和李逢亨分别纂修的《永定河志》都用地图直观地展示了永定河六次改道,六次建堤筑埝的具体位置,“以迁移之故,按次分绘。庶流览分明,兼可悟因时制宜之意”(4)。(二)传达了有关治理永定河的重要信息对永定河的治理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渐进发展的过程,同样,永定河的管理制度和机构也是一个不断制度化和功能化的过程。康熙三十七(1698)年,始建永定河大堤,也正是这一年,清朝统治者真正开始建立官署机构,作为专门管理永定河的职能机构,开始系统化地管理永定河事务。从《永定河志》的职官表里,我们可以了解永

6、定河官署设置的变化,以及它的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官有职守,不可缺,亦不容滥,因时因地,自古然已”(5)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建堤以来,“上自总河,下及汛弁,或增设,或改设,或裁或复,靡不因时因地以制其宜考”。(6)“职官表因康熙三十七年(1698)总河而下,初设分司、同知、笔帖士等官。雍正四年(1726年),改设河道同知、通判、佐杂等员。”(7)清初,最初设定南北岸两分司,划分南岸八汛,北岸八汛,正副部院笔帖士三十六员,分工题补,作为汛员专门管理永定河河务。雍正元年(1723),清廷裁撤南岸分司,令北

7、岸分司监管南岸分司事务。雍正四年(1726),清朝统治者加强了对永定河的管理,首次设置永定河道,至于河道总督之下,使它与山东运河道、江苏淮徐河道、淮扬河道三个河道相并列。直至光绪年间,其它河道都并入地方巡道监管,唯有永定河道存留下来,作为专管永定河事务的官署。这一系列的数据,一方面说明了清朝统治者对永定河治理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永定河管理机构的职能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峰。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月[摘要]清代,有三次纂修永定河志,分别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陈琮纂修《永定

8、河志》、嘉庆二十年(1815年)李逢亨纂修《永定河志》,以及光绪六年(1880年)朱其诏、蒋廷皋二人续修《永定河续志》。其中,陈琮纂修《永定河志》为第一部永定河志。陈琮纂修《永定河志》十九卷,卷首一卷。李逢亨编纂《永定河志》三十二卷,卷首不分卷。朱其诏、蒋廷皋纂《永定河续志》十六卷,卷首不分卷。这三种永定河志开创了永定河专志的先例,是清代水利专志一个典型的范例,其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关键词]《永定河志》;历史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