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05656
大小:1.86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0-18
《病理生理学-发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发热fever第六章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病理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典型病例主述:患儿,女,2岁。因咽痛、发热3天,全身抽搐0.5h入院。现病史:3天前上午,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当晚体温增高,烦躁,哭诉头痛、喉痛。次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尿少、色深。入院前0.5h突起全身抽搐而急送入院。查体:T41C,P116次/分,BP100/60mmHg,R26次/分。嗜睡,面红。口唇干燥,咽部明显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糙。实验室检查:WBC17.4109/L(N4—10109/L),分叶80%。HCO3-17.94
2、mmol/L。入院后立即物理降温,输液,纠酸及抗生素等治疗。1h后大量出汗,体温降至38.4C。住院4天痊愈出院。本章主要内容概述1病因和发病机制2代谢与功能的改变3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4正常体温(恒定)的调控:调定点(setpoint,SP)学说第一节概述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次级中枢—延髓、脊髓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恒定散热(汗腺、皮肤血管、呼吸)产热(骨骼肌、肝、甲状腺)POAH37℃温度感受器传入N传出N传出N正常体温调节T37℃T37℃致热原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升高(>0.5℃)发热的概念第一节概述体温↑发热?第一节概述过热少数病人(体温>调
3、定点)生理性体温病理性体温发热多数病人(体温=调定点)体温升高的分类发热和过热的区别在哪?过热(hyperthermia)发热(fever)有致热原病因调定点上移(调节性体温↑)发病机制体温可很高,甚至致命体温可较高,有热限效应物理降温对抗致热原防治原则调定点无变化(被动性体温↑)无致热原(产热↑、散热↓、中枢损伤)过热和发热的比较发热激活物EP细胞EPs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散热↓体温升高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能激活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P)的物质一.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一)外致热原(二)体内产物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细菌(一)外致热原: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一
4、.发热激活物(一)外致热原:G+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外毒素)G-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等(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分枝杆菌:结核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1.细菌一.发热激活物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外毒素肠毒素(1)革兰氏阳性菌细菌一.发热激活物红疹毒素白喉毒素(2)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淋球菌致热成分:O-特异侧链核心多糖脂质A(LipidA):致热性和毒性的主要成分细菌一.发热激活物(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磷脂多糖(LPS)或称内毒素(ET)内毒素(ET)的致热特
5、点:b.不易透过BBB:分子量大,1000-2000kDc.机体对其致热性可产生耐受性d.致热潜伏期长a.耐热性强:干热160℃2小时才能灭活;蛋白酶不能破坏其致热性ET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一.发热激活物(一)外致热原:G+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外毒素)G-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等(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内毒素)分枝杆菌:结核杆菌(致热成分:全菌体+肽聚糖)1.细菌一.发热激活物致热成分:全病毒体+血细胞凝集素流感病毒SARS病毒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麻疹病毒感染2.病毒:一.发热激活物
6、致热成分:全菌体+荚膜多糖+蛋白质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3.真菌:一.发热激活物致热成分:代谢裂解成分+外毒素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4.螺旋体:一.发热激活物致热成分:裂殖子+疟色素间日疟原虫疟原虫的裂殖子5.疟原虫:一.发热激活物(二)体内产物1、抗原抗体复合物——本胆烷醇酮3、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2、类固醇一.发热激活物(一)外致热原发热激活物EP细胞EP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散热↓体温升高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EP)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由发热激活物激活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发热激活物EP单核巨噬
7、细胞其它细胞肿瘤细胞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和释放的过程: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有2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脂多糖(LPS)+血清中的LPS结合蛋白(LBP)可溶性CD14LPS--sCD14复合物细胞激活EP启动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合成EP第二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一种方式:(在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LPS--LBP--mCD14复合物第二种方式:(在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跨膜蛋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