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01897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桩基负摩阻力问题讨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桩基负摩阻力问题讨论(1)负摩擦力是怎么形成的?[简单成因,机理很复杂](2)地基设计为什么要考虑负摩擦力?(3)实践中什么情况下一般考虑负摩擦力?(4)如何测试和估算负摩擦力?(5)影响抚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6)工程实践中都有那些方法减小抚摩擦力?(7)抚摩擦力的群桩效应?[研究大多数是单桩,实践中基本是群桩](8)目前的最新进展。(1)负摩擦力是怎么形成的? 桩周土的沉降大于桩体的沉降!桩—土的相对位移(或者相对位移趋势)是形成摩擦力的原因,桩基础中,如果土给桩体提供向上的摩擦力就称为正摩阻力;反之,则为负摩阻力。(2)地基设计为什么要考
2、虑负摩擦力? 桩周负摩阻力非但不能为承担上部荷载作出贡献,反而要产生作用于桩侧的下拽力。而造成桩端地基的屈服或破坏、桩身破坏、结构物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因此,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桩基础的作用是桩基础设计必不可少的问题之一。(3)实践中什么情况下一般考虑负摩擦力? 这个问题,可以从负摩阻力产生原因来说明:产生负摩擦力的原因主要有, 1)欠固结软粘土或新填土的自重固结; 2)大面积堆载使桩周土层下沉; 3)正常固结软粘土地区地下水位全面下降,有效应力增加引起土层下沉; 4)湿陷性黄土湿陷引起沉降。(4)如何测试和估算负摩擦力? 在桩体
3、安装应变计这是目前测单桩负摩阻力问题的最常用的方法。80年代,有工程运用瑞士生产的滑动侧微计(SlidingMicrometer---ISETH)来测定。 普遍的方法都是测定桩体轴力,从而推算桩侧摩阻力。这个方法来推算桩侧摩阻力、负摩阻力。这个方法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利弊,从而讨论一个新的途径、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桩侧摩阻力问题。这样相比结果更精确可靠,我们的研究也将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大家都来思考一下罗,“测定桩侧摩阻力问题!”(5)影响负摩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桩周土的特性当然是首当其冲的,其次桩端土特性也不可忽视(因为其之间影响着中性点的位置问题)
4、、桩体的形状、桩土模量比等都有影响。(6)工程实践中都有那些方法减小抚摩擦力? 沥青涂层 这个方法运用很是广泛,效果似乎也不错。这个方法以单桩为考虑对象;另外,隔离桩 方法,这个以群桩为研究对象,但是似乎目前运用的不是很广,大家可以找找这方面的咚咚,一起讨论一下,分析原因,相比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考问题的途径。(7)负摩擦力的群桩效应?[研究大多数是单桩,实践中基本是群桩] 这个估计跟我们的研究方法有问题吧,目前我们的现场实践方面的研究方法都是针对单一的桩体的。另外,群桩方面的研究,运用数值分析方法也有不少研究。群桩的现场研究很值得期待呀,希望工程
5、界 有机会的朋友可以做做,相信这样的工程实例,以后的引用次数少不了!可能一篇文章 就让后人记住了。哈哈(8)目前的最新进展。(1)负摩擦力的成因地基土沉降过大,桩和土相对位移过大地基土将对桩产生向下的摩擦力-拉力,使原来稳定的地基变得不稳定,实际荷载可能超过你原来建议的地基承载力。出此类事故的工程不少。一般可能由以下原因或组合造成:(a)未固结的新近回填土地基(b)地面超载(c)打桩后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d)地下水位降低(e)非饱和填土因浸水而湿陷(f)可压缩性土经受持续荷载,引起地基土沉降(g)地震液化(2)如何判断这个桩土相对位移大小
6、?我找到美国兵团规范,其它杂志也这样定义,12mm-15mm,如果超过12mm将产生负摩擦力。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整体沉降[桩和地基土]20mm甚至50mm,只要不产生大的相对位移[12mm],同样不要考虑负摩擦力。因此,端承桩产生负摩擦的可能性大于摩擦桩,一定注意啦:lol。因为前者桩身基本不动,只要地基沉降,基本都是相对位移。这里有个对比:***********************摩擦桩********* ********端承桩**************中性面 高[或浅]
7、 低[或深]负摩擦力 小 大地基沉降量 大 小设计重点 适用性 桩结构的安全系数(3)负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负摩擦力大小的确定关键在于上面提到的确定中性面,这个定了,计算按模型假设和常规的侧阻力计算一样。给大家把经常用的方法介绍一下,个人认为比较全面系统的,
8、国内、外规范一般只提有效应力法(b)。(a)总应力法[α法](b)有效应力法[β法](c)原位测试结果法[标贯SPT、静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