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9360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如何在差异中实施新课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如何在差异中实施新课改目前新课改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对于我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言,我觉得新课改之后的要求不那么“硬”了,不是以前的每个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格,而是在允许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而也正是这些差异带给我们不少思考与挑战! 差异 1.教材差异。新课改给我们的教与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教材的改变。和传统教材相比,新课改教材在课程内容方面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通过与原课程纲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
2、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拓展与深化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X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五个模块。 新增部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 压缩与淘汰部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 让我们先来看看具体的信息技术新课改必修版教材的编写,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是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学
3、习的基础内容,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本模块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由4个主题组成,结构如下: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这本教材中其它的内容我们暂不考虑,单就信息加工与表达,我们来讨
4、论一下,这个单元涉及到了word文档操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操作、电子表格操作、数据库操作和vb程序入门等,这些操作中只有word文档操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操作学生在初中有点基础,其它都是零起点,事实上这些内容在原来的教材上至少需要四个学期才能上完,而现在压缩到了一个学期。这对教师教材切入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的基础、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课时安排等。对这点,笔者深有感触,上完课以后感觉学生什么信息都能加工和表达了,实际上学生只会那么一丁点知识。如何合
5、理地把握教材,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 2.学生差异。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尚未制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不免成了“空中楼阁”,这就难免还要从“零起点”去考虑问题。信息技术课和其它课不同,它需要电脑作为工具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城市和农村的学校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与农村学生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差异很大。城市的学生条件好,接触电脑的时间早,学校大多从小学就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农村的学生,由于自身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对信息技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会开关电脑、
6、不知道如何双击,而高一信息技术教材是在继承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编写的,没有涉及许多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那么必修模块的教学在现有课时和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因材施教,以学论教?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又是一个挑战。 改变 教材的改变和学生的基础差异使我们对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和认识。幸运的是,新课改的实施早已为我们指明了道路,但如何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路子却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1.教学方法的改变 课改前,我们的教学方
7、法一般是“讲授为主,先讲后练,光讲不练,理论到实践”;课改后,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实践为主,“做中学,边做边学,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地位的改变 课改前,教师的作用是:“教师为中心;讲授+指导”;课改后,变化是:“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包括实践、讨论、交流、评价,教师类似主持人角色”。 3.教学评价的改变 以前我们的评价是到期末的总结性评价:“书面考试+上机考核”;课改后我们的评价渗入到了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个人、每一次进步:“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 基于这些改变,我个人根据
8、这半年多的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小小的经验。 开学初,根据前两节课的学生学习情况,我感觉学生对电脑的操作程度参差不齐,有时甚至可以用巨大来形容,基础差的“吃”不完,一节课下来还找不着感觉,抓耳挠腮;基础好的“吃”不饱,早早的就结束任务“偷菜”去了。我想,既然学生中有这么好“高手”资源,为何不能好好利用呢。随后我就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将班级分组,使各组的程度均衡,并任命小组长,实行小组计分制,并与学分挂钩,提问每组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