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

ID:2119346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_第1页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_第2页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_第3页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_第4页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沙湾水电站的概况及尾水渠布置和结构,紧接着介绍了尾水渠防渗墙的设计、施工情况。  【关键词】:沙湾水电站尾水渠设计  :TV543    1工程概述  沙湾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河段,距葫芦镇上游约1.0km,为大渡河干流下游梯级开发中的第一级,枢纽区上游11.5km处为已建的铜街子水电站,其下游为在建的安谷水电站  该工程由左岸非溢流面板坝、闸坝储门槽段、泄洪冲沙闸、发电厂房、厂房储门槽段、尾水渠、右岸接头坝及库区防洪堤等建筑物组成。  电站装机容量480M8浆砌卵石护坡,渠内在正常水位以上2m开始向下设排水孔(包括渠道底

2、板),间、排距3×3m,孔径10cm。砂卵石基础部分排水孔下设50cm反滤层。  尾水渠上段距离冲沙闸较近,属水流强顶冲段,在天然情况下尾水渠渐变段后的最大冲深约4.29m,  设计时考虑到强顶冲段的特殊性和已建工程长尾水渠在运行中的经验,为满足在各种流量情况下的抗冲要求,尾水渠左堤趾板(厚1.2m)建基面高程设计时均放在最大冲刷深度以下并留适当安全裕度(从河床疏浚后的河床面起算)。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对尾水渠左堤趾板顶高程与疏浚后的河床面之间开挖垭口范围用较粗颗粒卵石回填处理。考虑到对水流流态的改善,将厂下重力式左堤与下游尾水渠左堤之间采用扭面衔接。  尾水渠以电站厂房尾水管出口反

3、坡段末端作为尾水渠桩号“尾0+000点”(即“坝0+166.5m”),渠底板高程398.23m,比降1/8000。在尾0+000.00~0+450.00m范围内为尾水渠渐变段,渐变段采用衡重式混凝土挡墙结构与下游面板式砂卵(砾)石堤身以扭面形式衔接;尾水渠左堤末端洪水顶冲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坡式裹头保护,尾水渠出口段渠底以1:308.93的反坡与下游天然河道地面高程(400.01m)相衔接,反坡段长865.0m,出口处渠底最大宽度170m。相对于发电流量2203.2m3/s,尾水渠出口处河床水位405.28m。  尾水渠左堤溢流段(尾1+000.0~1+700.0m),根据电站以及水

4、库运行调度要求,尾水渠在天然来水流量大于5000m3/s时参与河道行洪,溢流段的位置、长度、顶高程由模型试验按修建工程后,河床各频率洪水位均不高于天然情况30cm为原则确定,溢流段(尾1+000.0~1+700.0m)堤顶高程为418.93m~417.97m;左堤尾1+000上段堤顶高程以校核洪水流量下洪水不翻堤加适当安全加高确定;其余段堤顶高程以100年一遇洪水位确定。  电站正常发电引用流量Q=2203.2m3/s,尾水渠正常水深8.12m,流速2.64m/s;电站最小发电引用流量Q=550.8m3/s,尾水渠最小水深5.31m,流速0.95m/s,满足不冲不淤流速要求。  3尾

5、水渠左堤防渗设计  尾水渠桩号尾0+000~3+200m段,长3200m。该段左堤堤线经过河床、漫滩及Ⅰ级阶地等地貌单元,地面高程407.8~420.5m,段内地形平坦,地表除在Ⅰ级阶地表层有厚0~1.8m的粉土层分布外,其余均为第四系全新统现代河流冲积堆积层(Q42al)所覆盖,覆盖层厚度在桩号0+000~1+381段为15.0~57.5m;1+381~1+622段为13.0~16.2m;1+622~2+765段为6.2~15.0m;2+765~3+350段为15.0~19.4m。物质组成在桩号0+000~0+775和1+229.3~1+622段上部为漂卵砾石夹砂,厚6.0~13.

6、5m,下部为砾卵石夹砂,其余地段以砾卵石夹砂为主,层中在桩号1+350~1+925段夹厚0.5~1.2m砂层透镜体,分布高程为406.0~411.7m,砂层主要为中细砂。本段渠堤下伏基岩为T2l、T1j之岩溶角砾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及白云岩等。岩体强、弱风化带厚度分别为5~7.5m、7~15.5m,强风化带内岩石强度较低,裂隙较发育,完整性较差,在桩号2+032~3+004段,岩溶角砾岩和泥质灰岩及部份白云岩岩体中岩溶较为发育,溶蚀小孔和晶洞随处可见,局部呈蜂窝状溶蚀,溶孔直径0.5~2.0cm,据钻孔压水成果资料,岩体透水率为14.3~202.1Lu,为中等~强透水层。尾水渠Ⅰ

7、标段施工时采用全年导流方案,防渗深度从左堤施工平台起算又增加了6~8m,覆盖层最深达65.5m。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高压旋喷灌浆试验情况,经综合考虑,尾水渠Ⅰ标段左堤防渗型式采用80cm厚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深入岩溶角砾岩下部的泥质白云岩1~1.5m。  在尾水渠桩号“尾0+485.765~尾0+511.765m”间(长25m),由于坝下施工临时桥在该处横跨尾水渠,桥下尾水渠左堤基础防渗施工场地狭窄,有效施工高度仅5m左右,塑性砼防渗墙施工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