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93121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人性视域下的学生成长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人性视域下的学生成长特征: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思考学生个性发展,必须首先对学生人性有所理解。人性的最初提出,源于人们的自我认识与追求。通过古今中外历代哲人对人性问题矢志不渝的探索,人类历史上曾一度出现自然人性论、理性论、神性论、德性论、社会人性论几种人性理论相互争长的局面。笔者主要从人之本质的生成性出发,了解学生在成长中的生成性特征,有利于感悟学生行为趋向,开展适应学生个性进而更符合人性的教育。 关键词:人性;学生个性;生成 :G42:A:1009-0118(2011)-06-00-02 一、人之本质的生成性 关于人之本质的论争,不同的哲学家
2、由于立场的差别,对“人是甚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可所谓见仁见智。 在中国,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一直存在“性本善”与“性本恶”的较量。性善论者认为人性在本质上是善的,良心为人心所固有,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孔子、孟子、朱熹等人。对性善论者进行强力反驳的就是性恶论者,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他认为,道德存在本身就说明人性是恶的,需要道德来矫正。其实不论是“性本善”论还是“性本恶”论,均有一定的片面性,其片面性主要表现为它们都为人预设了固定不变的本质。在今后的中国社会,虽然走出了“善恶”之争的泥淖,但主流思想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性,这仍是一种预成性的
3、人性观。 在西方,比较著名的是“理性人”与“宗教人”的论争。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本质是灵魂,而灵魂的特点就是精神和理性,是能够自我认识的理性。”[1]此后,“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几乎成了“定理”。在整个西方人学发展史上,敢与“理性人”抗衡的就是“宗教人”了。中世纪是宗教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世纪。在此,人的理性不仅是多余的,而且是有害的。这从卡西尔下面的一段话中可以分析出来: 根据奥古斯丁的看法[2],在耶稣基督降生以前的所有哲学,都有一个根本错误的倾向,并且受同一种异端的影响,这就是:理性的力量被捧为人的最高力量,但是,当人被一种特殊神明的启示开导之后就会发现:理性本身是世界上
4、最成问题、最含混不清的东西之一。理性不可能向我们指示通向澄明、真理和智慧的道路。因为它本身的意义就是含糊不清的,而关于它的则笼罩着一片神秘——这种神秘只能靠基督教的启示才能解决。 当然,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在整个历史发展中是相当丰富的,远不止本文中所说的几种。笔者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不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也不论是理性人还是宗教人,其所认可的人的本质都是预成的,具有预成性。这种预成性的人性观在教育上主要表现为,首先为人预设了本质,并按照这种预设来塑造年轻人,使之发展成为与预设相一致的人;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向预设的人靠近,致使在这种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必然是没有个性、没有创造
5、性的人。预成性人性观的危害是[3]:“把在本性上是多样性的人格还原为它诸多特点中的唯一的一个。如果该特点是令人欢喜的,就存在着对于人格的消极方面的忽略;如果该特点是使人厌恶的,就将存在对他的积极方面的无视。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将存在着不理解。”所以在兰德曼看来,人类的这种原本不利的结构之所以使人超越了动物,主要在于人有“第二自然——文化。”“与动物形成对比,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是一个不断地放弃原始的不完善性的过程,也称为“生成性”。其实在哲学人类学的研究中,得出“人是生成性的”的结论并不止兰德曼一人。我国学者韩震[4]认为人是“生成的存在”,他说,人性“不是抽象的
6、既定性质,而是在历史中生成和发展的东西,它处于永恒的流动之中。人性也不仅仅是流动的,而是一个不断迈向未来的开放性生成的过程。”总之,“人是一种生成的存在,是自我创造的存在,所以永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把握人的本质。如果说人有本质的话,那么生成性就是其本质,至于生成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则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决定的”。 二、学生个性的生成性 认识到学生具有生成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历史上,许多预成论者主张,“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年人降生在世界上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多少的不同而已。”事实上,学生生成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7、(一)学生处于人之生成的关键期 兰德曼认为,人“存在两个生长高峰”,其中第二个生长高峰处在十至十六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他的生长速度是前段时期的一年中的两倍”,此后他一直缓慢成长直到青春期的生长结束,而这个阶段的人正处在中小学阶段。许多教育家也有论述。夸美纽斯说“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洛克也说:“大凡小时候自己的意志不惯于服从他人的理智的人,一旦长大成人,到了自己能够运用理智的时候,他也是很少会去服从自己的理智的。”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以“可塑性”为前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