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ID:21186813

大小:65.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_第1页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_第2页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_第3页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_第4页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苏绿色发展评价研究绿色发展内涵及评价体系自2008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全球绿色新政”以来,尤其是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广泛国际关注,全球正在进入绿色竞争时代。由于发展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需要,绿色发展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绿色化发展的战略要求,从而为以绿色发展为统领,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集聚了政策力绿色发展,作为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模式,是最符合自然规律与特征的发展方式,体现了借力于自然、有利于自然、协调于自然的本质性特征,因此,绿色发展是绿色资本、绿色生产、绿色国土

2、和绿色生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其中,绿色发展的基础是绿色资本,绿色发展的手段是绿色生产,绿色发展的载体是绿色国土,绿色发展的结果是绿色生活,简言之,绿色发展就是以绿色资本为基础,以绿色生产为手段,以绿色国土空间营造为过程,以绿色生活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因此,在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中,绿色资本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资本为基础的财富赋存状况;绿色生产、绿色国土和绿色生活则分别从经济发展的绿色化效率、国土环境基础和居民生活绿色化消费等三个侧面体现了相应的内涵。基于此,形成了江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江苏及各地级市绿色发展评价及分析基于图1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以2001

3、年为基期,2001〜2012年间江苏绿色发展总体状况如下:1.江苏绿色发展总体状况及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江苏绿色发展指数持续上升,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江苏绿色发展指数进入了较为快速的提升时期。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与绿色GDP对照,则自2010年以来,江苏绿色GDP的增速明显降低,且低于绿色发展指数,从图3江苏绿色GDP和人均GDP的“绿色鸿沟”不断凸显,也可以看出,虽然江苏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体现在绿色GDP上来看,经济绿色化发展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若不更加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人均绿色GDP与人均GDP的“绿色鸿沟”将呈现进一步

4、扩大趋势,从而最终也将影响江苏绿色发展指数的增长。22001〜2012年江苏省绿色发展指数、GDP变化趋势图32001〜2012年间人均绿色GDP与人均GDP“绿色鸿沟”分析1.江苏绿色发展结构及趋势虽然江苏绿色发展指数有了较快增长,但从图4来看,是绿色生产指数的提升更多地推进了绿色发展指数的提升。但自2008〜2012年间,绿色国土、绿色资本、绿色生活等指数方面,总体处于相对稳定状况。绿色资本的难以提升,与江苏有效的自然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绿色国土难以提升,与江苏平原主导的土地利用格局不无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生活水平的提升,增加了

5、消费、居住、出行等方面的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从而也使得绿色生活指数处于阶段性稳定状况。2.地级市绿色发展比较指数及差异分析由于各地级市指数是在历年江苏平均值基础上标准化得到的结果,因此在年间不具有可比性,此处将其定义为绿色发展比较指数。根据核算所得的历年各市绿色发展比较指数对其进行排序,并与历年各市经济发展结果进行比较,得到表1。表12001〜2012年各地级市表12001〜2012年各地级市表12001〜2012年各地级市绿色发展比较指数排序(续)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发展领先的苏州、无锡、南京和南通四市,其绿色发展的综合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而且其排位在全省范围内相对稳定

6、,处于前列。其他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则始终存在着差距,盐城、扬州、宿迁、连云港和淮安五个市综合考量下的绿色发展水平要优于经济发展水平,其中盐城和扬州尤为突出;而镇江、泰州、徐州和常州四市综合考量下的绿色发展水平则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泰州绿色发展比较指数位居全省末尾。在绿色发展评价的四类指标中,绿色生产即绿色GDP所占权重较大,理论上绿色发展比较指数排序应该与绿色GDP排序呈现较高的一致性,但是实际上不少城市两者之间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说明各地级市绿色资本、绿色国土以及绿色生活的差异也较大,显著影响了绿色发展综合评价的结果。在绿色发展比较指数中表现突出的盐城绿色

7、资本赋存以及绿色国土得分都位于全省前列,因此显著提升了其综合发展水平,但是在绿色生活水平方面盐城劣势较为明显。扬州凭借较高的绿色生活水平实现了排位的上升,但是2011〜2012年间有所下降。徐州和常州虽然绿色生活水平得分较高,但是由于绿色资本赋存较低,因此影响了其综合排位。而泰州在绿色资本、绿色生产、绿色国土及绿色生活等方面的评价值均处于全省末列,因此其绿色发展的综合程度落后于其他各地级市。因此,地级市之间的差距体现经济发展方式与规模、国土空间容量以及自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综合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