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内力计算回顾

梁内力计算回顾

ID:21147850

大小:4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梁内力计算回顾_第1页
梁内力计算回顾_第2页
梁内力计算回顾_第3页
梁内力计算回顾_第4页
资源描述:

《梁内力计算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定梁一、梁的内力计算回顾1、内力的概念和表示在平面杆件的任意截面上,将内力一般分为三个分量:轴力N、剪力Q和弯矩M。轴力----截面上应力沿轴线方向的合力,轴力以拉力为正。剪力----截面上应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合力,剪力以截开部分顺时针转向为正。弯矩----截面上应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在水平杆件中,当弯矩使杆件下部受拉时弯矩为正。作图时,轴力图、剪力图要注明正负号,弯矩图规定画在杆件受拉的一侧,不用注明正负号。2、内力的计算方法梁的内力的计算方法主要采用截面法。截面法可用以下六个字描述:(1). 截开----在所求内力的截面处截开,任取一部分作为隔离体。(2). 代替----用相应内

2、力代替该截面的应力之和。(3) 平衡----利用隔离体的平衡条件,确定该截面的内力。利用截面法可得出以下结论:a. 轴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的外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投影代数和;b. 剪力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投影代数和;c. 弯矩等于该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的代数和。以上结论是解决静定结构内力的关键和规律,应熟练掌握和应用。3、内力图与荷载的关系(1). 弯矩、剪力与荷载的微分关系对于分布荷载 q ,则分布区域内的剪力 FQ 对长度的一阶导数为 q ,弯矩对长度的一阶导数等于剪力。(2). 内力图与荷载的关系无荷载的区段弯矩图为直线,剪力图为平行于轴线的直线。有均

3、布荷载的区段,弯矩图为曲线,曲线的图像与均布荷载的指向一致,剪力图为一直线。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在截面的左、右侧面有增量,增值为集中力的大小,弯矩图则出现尖角。4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在截面的左、右侧面有增量,增值为集中力偶矩的大小,剪力不发生变化。(二)多跨静定梁1、多跨静定梁的受力特点:结构特点:图中 AB 依靠自身就能保持其几何不变性的部分称为基本部分,如图中AB;而必须依靠基本部分才能维持其几何不变性的部分称为附属部分,如图中CD。受力特点:作用在基本部分的力不影响附属部分,作用在附属部分的力反过来影响基本部分。因此,多跨静定梁的解题顺序为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为了更好地分析梁

4、的受力,往往先画出能够表示多跨静定梁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关系的层次图(b)。因此,计算多跨静定梁时,应遵守以下原则:先计算附属部分后计算基本部分。将附属部分的支座反力反向指向,作用在基本部分上,把多跨梁拆成多个单跨梁,依次解决。将单跨梁的内力图连在一起,就是多跨梁的内力图。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画法同单跨梁相同。2、多跨静定梁的实例分析:画出图(3-4a)所示多跨梁的的弯矩图和剪力。图 3-4a4解:(1)结构分析和绘层次图此梁的组成顺序为先固定梁 AB ,再固定梁 BD ,最后固定梁 DE 。由此得到层次图(图3-4b)。(2)计算各单跨梁的支座反力计算是根据层次图,将梁拆成单跨梁(图3-4c

5、)进行计算,以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按顺序依次进行,求得各个单跨亮的支反力。(3)画弯矩图和剪力图根据各梁的荷载和支座反力,依照弯矩图和剪力图的作图规律,分别画出各个梁的弯矩图及剪力图,再连成一体,即得到相应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图3-4d、e)图 3-4b、c4图 3-4d图 3-4e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