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ID:2114171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_第1页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_第2页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_第3页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_第4页
资源描述:

《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夜雨对床:苏轼与苏辙的诗歌对话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情谊被时人称道,《冷斋夜话》云:“人意趣所至,多见于嗜好。欧公喜士为天下第一,常好诵孔北海‘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范文正清严,而喜论兵,常好诵韦苏州诗‘兵卫森画戟,燕寝疑清香’。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本出自唐人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寄托着友朋重逢的美好期待;而经苏氏兄弟对这一诗典的丰富,“夜雨对床”就更具有美好的人伦情味。  苏轼是中国诗史上千载难逢的天才诗人,而苏氏父子三人并列于“唐宋八

2、大家”之中。检讨二苏全集,便可发现苏辙是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持久的诗友,他们的诗篇就像大小提琴合奏出的美妙的心灵之音,如果缺少了相应、相和,即使天才也会孤独难耐,幽闷靡发。千载而下,如果不去领略两颗心灵如何相倾相诉,就不能悟得华彩乐章的邈绵之音。中国诗歌所隐含的心灵世界,心心相印,隔世知音,代不乏人。清人查慎行为苏轼诗作注,即将苏辙的“和诗”、“次韵”一并刊行。林语堂先生也曾说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  宋嘉佑四年(1059年)秋,苏氏兄弟刚服完母丧,由苏洵带领从四川移居京城。二年前他们中同榜

3、进士,名噪一时。沿江而下,两岸山川之秀、人文之美令父子三人“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得诗作百余篇,后结为《南行集》。江山之助,开启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之路。兄弟二人大量的同题诗作,显露出运用诗歌语言的卓越才能,也显示出兄弟才性之不同。仅举一例如下:      苏轼(元·赵孟俯绘画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苏轼《夜泊牛口》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呀,亦足乐且久。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

4、贫贱独难守。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苏辙(画像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苏辙《夜泊牛口》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日暮江上归,潜鱼远难捕。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只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所见皆同,由于性情之不同,兄弟二人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苏轼乐天,有野逸之高致;苏辙笃实,多悲悯之情怀。苏洵曾作《名二子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5、。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杨慎云:“老泉之所以逆料二子终身,不差毫厘,可谓深知二子矣。”  嘉佑六年初冬,苏轼出任凤翔判官,子由留京侍奉老父。子由送兄嫂出汴梁,走了百里多路,到郑州西门外才依依话别。望着弟弟远去的身影,苏轼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

6、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冷暖相关,饱含兄长对幼弟怜悯关爱之情,正出于兄弟异体通气的生命相通。中国诗歌又具有心灵相通、心心相印的特性,“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这一联诗既将两颗心引向了对往日共度美好时光的追忆,又开启了对未来精神归宿的共同期待,所以成了兄弟二

7、人精神对话的永恒话题。  漂泊本是人生之常,卷入宦海风浪的苏氏兄弟,命运更像风浪中的一叶扁舟,飘忽不定。他们在诗中互诉过生命的漂泊之感。嘉佑六年,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正是对生命漂泊的忧患与无奈。元丰三年(1080年),苏辙沿江而上去探望被贬黄州的苏轼,因风浪过大,在磁湖滞留二日,寄子瞻诗:“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北宋纷乱的党

8、争漩涡,其风险并不逊于这自然风浪。政治纷争中的苏氏兄弟,只能徒呼奈何。所以,夜雨相对听萧瑟,纵然短暂,却是苏氏兄弟温馨的精神止泊。苏轼任徐州太守,是一生中较为顺达的时刻,因治黄有功,受朝廷嘉奖,百姓拥戴,建黄楼以示纪念。东坡常常在黄楼会友赋诗,《百步洪》等佳作即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苏辙此时作南都通判,来徐州相会。苏轼有诗:“平明坐衙不暖席,归来闭阁闲终日。卧闻客至倒履迎,两眼朦胧余睡色。”兄弟的到来打破了他的日常人生的无聊与繁琐:“奋身三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