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

ID:21126399

大小:6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9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_第1页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_第2页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_第3页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_第4页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影像艺术和其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當代影像藝術及其理論TheContemporaryImageArtandIt'sTheory羅惠瑜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班90年代以來,攝影影像在台灣當代藝術中大量出現,影像納入藝術創作,其中引伸出許多理論問題,是當前藝術觀察者所不能忽略的。本文從攝影與當代藝術的歷史糾結、相關理論與藝術現象之對照整理及台灣當代影像藝術的觀察三方面切入,期望找出影像在視覺藝術中角色轉變的輪廓,並嘗試在面貌不清的數位時代新視覺認知論、新美學觀的理論中,尋找台灣影像藝術的新思維。攝影與藝術的糾結與和解一百六十年前,攝影誕生以來,一直處於「妾身未明」的狀態,隨時要解釋它屬於那個領域

2、。早期的攝影模仿繪畫,以追求繪畫的質感為表現方法,當時稱之「畫意派攝影」(pictorialphotography)。例如特意失焦的表現,使畫面呈現朦朧的印象派繪畫風格(圖一);或在底片上製造刮痕,使黑白相片看起來像炭筆畫(圖二)。以純粹的攝影史來看,一直要到二十世紀初,由美國攝影家AlfredStieglitz(1864-1946)及PaulStrand(1890-1976)等人提倡的「直接攝影」(straightphotography),才確立攝影的獨特美學。直接攝影強調攝影無須模仿繪畫,而以攝影獨有的表現方式呈現,如個人觀點、精緻影像階調、構圖的品味及對光影波

3、動的敏感,這時攝影才真正逃出了繪畫的陰影(圖三)。1950年代,「決定性的瞬間」(decisivemoment)觀念的創立,可以算是攝影作者論的濫觴。決定性的瞬間強調以快門凝結畫面,而這一瞬間是畫面最具張力,也是排列組合最具意義的一刻(圖四)。攝影與當代藝術的遇合,可以推溯到「達達」,達達藝術家以蒙太奇手法,呈現影像多重意義的風貌。例如ManRay(1890-1976)以簡單的符號拼貼,將裸女之背部轉化為大提琴(圖五)。超寫實主義對攝影的喜愛是眾所皆知的,他們以並置的方式,達到圖像與圖像或圖像與文本的互文性(圖六)。960年代,當代藝術百花齊放,攝影與當代藝術的關係

4、也多元展開,這時攝影作為一種藝術種類,已漸漸受到重視。普普藝術將日常生活的影像,納為創作的原料,並反思大眾媒體快速大量複製影像的意涵。照相寫實主義更是繪畫對影像真實的反撲,以驚人的擬像及寫實繪畫技巧,向代表真實的攝影影像提出挑戰(圖七)。觀念藝術更直接使用影像,展開另一種影像運用的風潮,這時不是由獲得一張好的影像出發,而是由藝術自身發展出來的問題出發,因此影像的使用有更大的自由度。例如1965年,JosephKosuth(1945-)的「椅子」作品(圖八)(一張椅子、字典上的定義、一張椅子的照片),首先將攝影帶到比較中性的地位,椅子的實體、字面上的意義及椅子的影像都

5、指向一個觀念,即「再現」意義的挑戰。60年代之後的環境藝術、偶發藝術、表演藝術、女性主義藝術等,更是將整個創作行為與攝影緊密結合,此時人們提出的問題不再是「攝影是不是一種藝術?」而是「藝術是不是攝影?」機械複製時代與數位複製時代「THEWORKOFARTINTHEAGEOFMECHANICALREPRODUCTION」是德國學者WalterBenjamin(1892-1940)於1935年,以歐洲文明及歷史見證者的角色,對現代藝術提出革命性觀點之論述。其中「靈光消逝」(LapertedeL’aura)便是最具震撼力的觀點之一,因為班雅明的「靈光消逝」之文化批判視野,

6、是迄今為止詮釋歐洲現代藝術之顛覆性,以及剖析技術世紀之人文異化原因較合理的理論(陳瑞文,1998)。在歷史的演進中,藝術複製的形式也逐步發展,但跳接的節奏越來越快。古希臘人以鎔鑄及壓印模方式製作銅器和錢幣,到木刻技術、印刷術即石版的使用,都是歷史現象中的一環,而Benjamin認為攝影的發明,具有決定性的影響。Benjamin寫到,「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的手不再參與圖像複製的主要藝術性任務,從此這項任務是保留給盯在鏡頭前的眼睛來完成。」十九世紀攝影與繪畫之間掀起了一場論戰,班雅明認為人們費了不少精力鑽牛角尖地決定攝影到底算不算一門藝術,卻沒有先問問這項發明是否改變了藝

7、術的普遍特性。Benjamin期望,當藝術俗化而缺乏靈光時,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徹底解除,它帶來的效益是擺脫由貴族、資產階級、特權者一手形塑的祭儀式藝術形態。因此,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一方面形象著文化衰敗與社會不安,另一方面則是從精緻、高貴的文化價值轉換到俗化的性格,其本質是一種政治層面的進步,及自由及解放精神。普普藝術的代表人物AndyWorhal,以絹印的方式,將大眾傳媒擁抱的圖像加以複製,系列性的製作賈桂琳、瑪麗蓮夢璐等媒體消費形象的影像作品(圖九)(圖十)。他強調了複製的特點,使藝術脫離高文化的位階,讚頌消費社會之通俗性;此時「靈光」在他的作品中已無意義,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