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修订宋元文学

词-修订宋元文学

ID:21125958

大小:1.1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9

词-修订宋元文学_第1页
词-修订宋元文学_第2页
词-修订宋元文学_第3页
词-修订宋元文学_第4页
词-修订宋元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词-修订宋元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宋元文学第一节宋代文学概述一、宋代的历史背景崇文抑武的政治策略外患严重高度重视文治,重用文人宋代民谣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二、宋代的文学状况两宋时期,各种文体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词”这种新兴文体非常发达。堪称宋代的“一代之文学”。宋诗特点1、内容上与政治和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议论、才学入诗,追求“理趣”。2、以文入诗,注重散文笔法。3、风格:严谨、平实、细密、深沉发展历程北宋初期:承唐遗风白体(李昉、徐铉等);晚唐体(怀古九僧等);西昆体(杨亿、吴筠等)北宋中期、两宋之交:风格形成诗文改革(梅尧臣、苏舜钦等);元祐诗人(

2、王安石、苏轼等);江西诗派(黄庭坚等)南宋:爱国诗中兴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后期爱国诗人(文天祥、汪元量等)宋文宋代古文运动1、进程:宋初以柳开等为复兴古文的先锋。文坛领袖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古文此后成为后世散文的主要样式。2、特点:宋代古文运动注重探讨文道关系。以韩愈、柳宗元为宗,形成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宋代戏剧宋代出现了杂剧和南戏。北方流行诸宫调。诸宫调:一人且说且唱的表演,所唱部分以多种宫调曲子套联。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宋代小说话本:说书艺人的白话小说底本。《碾玉观音》《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

3、三藏取经诗话》第二节宋词宋词概述宋代的词出现大量新调,题材内容也一再扩充,产生了许多创作名家,形成了不少创作流派。其中以婉约和豪放为主要的风格区分。宋词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北宋初、中期:承前启后(柳永、苏轼等)两宋之交:变化发展(周邦彦、李清照等)南宋中、后期:繁盛和衰落(辛弃疾等)婉约词派:宋词中的一大流派,与豪放派相对而言。此派以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他们坚守“诗庄词媚”的写作宗旨,以花前月下的男女恋情或个人的离情别绪为主要写作题材,语言婉转清丽,情怀缠绵感伤多表现柔情,意境柔美。柳永(987-1053)字耆卿,原名柳三变,

4、又称柳七、柳屯田,崇安人。词风委婉通俗,情意深长。他创制新调,并开始使用铺排手法入词。慢词得以发展。鹤冲天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望海潮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词风富艳精工,被奉为婉约正宗。以赋入词。讲究音律变化,善于勾勒。瑞龙吟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擅长白描,语言清新工巧,善用

5、俗语。词体号为“易安体”,也是婉约派的代表风格之一。创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悠闲闺情(乐)后期:愁苦伤时(愁)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豪放词派:宋词中的一大流派,与婉约派相对而言。这一词派由北宋

6、苏轼所开创,由南宋辛弃疾发扬光大而推向高峰,是南宋词坛的主流。豪放词冲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凡可入诗者皆可入词,语言雄壮阔大、气势磅礴,情怀壮浪激烈多表现豪情,意境雄奇壮美。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词风开宋词豪放一派,以旷达为其主要特点。以诗入词。“无一物不可入词”,拓展词的题材和内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

7、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前赤壁赋》写作背景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泛舟赤壁所作。同年十月十五日再游赤壁,又作赋,故曰《前赤壁赋》。总结:P114开篇勾勒出一幅秋夜泛舟图,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幽美澄澈和泛舟者的豪情逸兴。沿用

8、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生命不可捉摸的迷惘与惆怅,又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