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1123528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张晓芳【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是73.3%,总有效率97.2%。对照组的治愈率75%,总有效率94.4%。治疗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度。结论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关键词】电针;牵伸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至椎管内使相邻组织遭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腰痛、下肢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

2、多发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众多。木文是通过电针配合牵伸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其疗效。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60例病人均为2013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人,治疗组30人,其中治疗组男性12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为42.7岁,平均病程3.1年;对照组男性14人,女性16人,平均年龄42.1岁,平均病程2.9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①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3、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③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④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⑤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腰腿疼痛及相关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腰腿疼痛及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明显改善;好转:腰腿疼痛及相关症状、体征减轻,肢体功能改善

4、,但病情不稳定,有吋严重;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2.纳人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②坚持完成3个疗程者。③年龄15-65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①游离型或重度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而出现鞍区症状者;②严重椎管狭窄;椎弓崩裂和重度骨质疏松者;③合并精神疾患患者;④腰部局部奋较大面积皮肤破损者;⑤孕妇;⑥合并肝肾疾病、呼吸系统、脊椎结核、肿瘤、糖尿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极度衰弱者等情况。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治疗组,共计30人,采用电针配合牵伸训练;B组为对照组,共计30人,采用口服双氯芬酸缓释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周。1.电针

5、配合牵伸训练组1.1电针:常规针灸取穴及操作参照《针灸治疗学》(第六版)针灸治疗腰腿痛。选取患侧的肾腧穴,大肠俞穴,秩边穴,环跳穴,承扶穴,委中穴,阳陵泉穴,阿是穴。电针仪选用频率100Hz,脉冲疏密波,以能引起肌肉明显收缩而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20分钟。1.2牵伸训练1.2.1仰卧位牵伸训练: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或屈髋屈膝),带动腰部向一侧旋转,上肢保持平直,保持该姿势10〜20秒左右后回到起始位。再反方向右侧完成该动作为一次训练。每天3组。每组10次。1.2.2左右牵伸训练: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位,双手交叉上举过头,掌心向上用力伸直,上肢左侧伸展成弓形;腰部向左侧屈至最大范围,

6、保持该姿势10〜20秒左右后回到起始位。再反方向右侧完成该动作为一次训练。每天3组。每组10次。1.2.3旋转牵伸训练:双脚左右开立与肩冋宽,右后转体双手触墙或至最大范围,保持该姿势10〜20秒左右后回到起始位。再反方向左后转体完成该动作为一次训练。每天3组。每组10次。1.2.4前屈牵伸训练:双脚左右开立与肩冋宽,上体前屈,双腿伸直,左手抓握右手,右手经左脚面抓握左脚跟或至最大范围处,保持该姿势10〜20秒左右后冋到起始位。再反方向右侧完成该动作为一次训练。每天3组。每组10次。1.药物组选用非逛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纳缓释胶囊。每日2次,每次1片。治疗结果经过三个疗程,结果如下本组治

7、疗均获得随访,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3.3%,总冇效率为96.66%。对照组愈率为40%,总奋效率为93.33%。通过数据统计,可见治疗组(电针配合牵伸训练)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度(药物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突向后方或至椎管内使相邻组织遭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出现腰痛、下肢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表现为腰痛伴或不伴下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表现为行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