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2141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宜宾市一中刘涛【课题】: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课标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理解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能力目标: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
2、,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教学重难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既是本课教学重点又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PPT辅助教学【知识结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时代的课题强基固本青年要做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教学过程】(师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请大家回
3、忆一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生齐答P7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文字显示并贯彻始终)。那么,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还有哪些突出表现?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有何意义?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又该怎样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呢?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二课时《弘扬民族精神》(显示主课题)。一.(活动导入: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活动目的:参与、感悟、探究(场景设计):背景为中华世纪坛,请各组展示各自课前探究成果。(活动开展):第一组代表古代展示中国古代典型民族精神,发言人谈其中一种,要求感情充沛,可适当升华拓展,时间1分钟,结束后由老师点评,随
4、后依老师指挥以庄严肃穆的方式将火炬传递给第二组,同样展示、发言、老师点评后传递至第三组。结束后传回老师,由老师点评总结。(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参与,感受并领悟到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延续至今,明确民族精神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同时通过重点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族精神,引导明确民族精神在当代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时期。从而突破第一个知识点——4薪火相传,越燃越旺。1.开始导语: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博大的中华文明沃土,五千年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它正如老师手中的火炬一样,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板书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同学们,课前活动准备好了
5、吗?(如没有提前准备,则给学生2分钟时间分组讨论准备)准备好接受老师手中这代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火炬了吗?(开始活动)2.第1组点评:(展示古代典型精神图片)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国文化中,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而民族精神就是没有变化的。这种说法对吗?(生答:不对)所以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沉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板书一、1.民族精神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又主要体现在什么时期呢?(生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板书:一、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那么,这些时期民族精神又有何突出表现呢?请
6、传递圣火。3.第2组点评:伟大的民族精神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突出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图片)这一时期民族精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指导学生按教材总结齐答)那么,这一时期的革命传统精神在当代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吗?请传递圣火。4.第3组点评:(展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图片)伟大的民族精神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这一时期民族精神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学生总结)请将圣火传回老师。(点评归纳):我们用短短的五分钟走完了中华民族精神五千年的征程,但征程远未结束,火炬仍将高擎。(过渡)二.(推进新课)(板书
7、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转接过渡)然而,民族精神火炬在高擎中却并非一帆风顺,它也遭遇了寒流。【问题探究1】——增强我国民族综合素质(创设情境)在市场经济浪潮推动下,我国经济实力飞速增长,各项建设成绩斐然。但同时一些传统精神和优秀品质也正受到冲击。图示材料——食品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和现象。(设置问题)(1)材料中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2)在思想层面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思考讨论)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经济利益驱使、诚信美德的缺失等方面展开思考,(点评归纳)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