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92384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超声血管诊断仪检测踝肱指数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声血管诊断仪检测踝肱指数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孟娟(甘肃省张掖市屮医医院放射科734000)【摘要】A的探讨踝肱指数(ABI)用于诊断糖鉍病下肢外周血管病变(PAD)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美国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测定糖尿病患者的双侧踝部、足背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采用3个比值屮数据最低者为ABI值。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150例2型糖鉍病患者进行ABI测定后,观察糖尿病与ABI的关系。以ABK0.9或人于1.30为异常。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约75%踝肱指数(ABI)在异常范围之
2、Aj。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是检测糖鉍病丁
3、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手段,对糖姒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下肢血管病变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02-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3000万人,己成为危害人们生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危害性不仅在糖尿病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其并发症。阐述踝肱指数与2型糖鉍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而踝肱指数(ABI)是通过非侵入性血管检查
4、來评估卜肢血管血液循环情况的有效指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4月来我院糖尿病专科就诊并进行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人,其屮男性95人,女性55人,平均年龄54岁,无K肢血管病变者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在27岁〜55岁,平均年龄45.2岁;有下肢血管病变者112例,.其中踝肱指数>1.3者53例,0.91-0.99者24例,0.41-0.90者20例,<0.40者15例。下表1为踝肱指数检测范围与病例数、平均年龄及平均发病年限的比率:1.2方法ABI测量方法采用美国Vista超声血管诊断仪,患
5、者安静取仰卧位,臂部、踝部和足部充分暴露,保持环境温暖,测量前数小时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或咖啡,并排空膀胱,所奋患者采用相同的顺序测量动脉血压:用12cm×40cm的袖带置于上肢和小腿,按顺序测各侧脫动脉一么侧踝动脉一右侧足背动脉一左侧踝动脉一左侧足背动脉一左侧肱动脉的血压。踝肱指数的计算为所测足背动脉或踝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与两上臂收缩压的最高值之比即为踝肱指数(ABI)。2结果正常踝肱指数为休息吋1.0—1.29,此时血管病变及足部溃疡风险小;0.91-0.99为临界值,0.41-0.90为轻度至中度病变,血管病变及足部溃疡风险中等,应检査其他风
6、险因子;若ABI〉1.3为动脉中层钙化,血管病变及足部溃疡风险较高;0.00-0.40为严重病变,血管病变及足部溃疡风险很高。从本组结果看,踝肱指数休息吋在正常范围(1.0—1.29)内所占比例只有25.4%,而74.6%的病人均在临界值或异常范围之内。这充分说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高且发病比较旱,并随病程延长而加重,发现糖尿病的第三年以后,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几乎为100%,这提示我们至少应该在糖尿病患者发病后的第3年左右督促病人进行血管检査[2]。3讨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流行
7、势态,全球每10秒就冇一名糖尿病患者死亡,每3秒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确诊,每30秒就有一名患者因糖尿病被截肢而永远留在了轮椅上。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了人们身体健康,而在并发症中,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足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3】,应把积极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作为治疗糖尿病的重中之重,而做为一名辅助诊断科室医生,也应把及早检测出糖尿病并发症做为检查重点,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提供冇力诊断依据。作为我院糖尿病专科率先在河西地区引进首台美国Vista超卢血管诊断系统,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检测增加了有力诊断武器。而且,Vista超声血管诊断系统检测
8、踝肱指数无创、简便、费用低,可重复性高,且与血管彩超、下肢血管造影相比冇良好的相关性,对外周血管的早期筛选、早期干预、预防坏疽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参考文献[1]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11-213.[2]王领军、胡大一踝肱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中国医刊,2005,40288-290[3]郑敏李春梅贾冬林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超声检査对预防下肢坏疽发生的意义.中国临床康复,2009.8(27):5852-58532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