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写实到写意

由写实到写意

ID:21025484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8

由写实到写意  _第1页
由写实到写意  _第2页
由写实到写意  _第3页
资源描述:

《由写实到写意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写实到写意  内容摘要:宋元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绘画风貌。宋代画家忠实于自然,师法造化,形成了注重写实的画风,这为元代山水画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以“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主观情感与笔墨形式美相结合,完成了画风由尚形写实向抒情写意的转变。  关键词:宋元山水画 写实 写意    宋元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的主流,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们虽一脉相承,但却保持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特色,呈现出迥异的风格面貌。  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山水画大多作为人物的衬景,

2、富于装饰味,呈现出一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面貌。隋唐时期,山水画渐趋成熟。盛唐之后的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将青绿山水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同时以王维水墨渲淡为法的艺术形式发展了山水画的意境。这些探索与实践都为晚唐、五代山水画的变革准备了条件。  五代时期,水墨山水画开始走向成熟。荆浩隐居于太行之洪谷,写生创作,他笔下的山川较唐代水墨山水有了新的创造和突破,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创始人。在其山水理论著作《笔法记》中,他提出:“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意思是说,画家要以自己的心灵来统帅用笔,达到认识与表现的统一。“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意为笔墨与形象融为一体,自然产生韵味。这将

3、品评人物画的审美标准“气韵生动”推广到山水画领域,这一美学原则直接影响到宋代山水画的创作。宋初以李成、关仝和范宽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家十分注重对山水意境的营造。宋人评李、范的山水为“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范宽之笔,远望不离坐外”。这些差异都源于画家对客观自然的观察和体悟,他们研究山川的自然特征,把对生活的感受与自然变化结合起来,这种“外师造化”的观念已在宋代画家的创作实践中得以普及,构成了写实山水画的基础。北宋中期的画家郭熙在他的著作《林泉高致》中对如何观察和表现山水作了详尽的阐述,“欲夺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这就是要画家对客观自

4、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又要通过深刻的体验来捕捉和把握自然造化的总体神韵。  笔墨作为山水画的最基本元素,是气韵的载体,对自然山川意境的表现,要依靠笔墨作为造型语言。荆浩认为:“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正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这里他强调了用笔的变化和用墨的韵味,他在历史上首次把“墨”作为独立的范畴来加以讨论。宋代随着山水画技法的不断完善,各种皴法相继被创造出来,并用来刻画不同形制的山川,成为笔墨造型的重要方法。在宋代绘画中,我们看到画家层层勾皴,积染出的形象是通过笔墨塑造出来的。这时的笔墨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离开了形象,笔墨就

5、失去了对象。  山水画经历了五代、两宋的发展,尚形、写实的画风已成为当时画坛的风尚,山水画家积累的丰富笔墨技巧和创作经验,为元代山水画的转变奠定了物质基础。北宋中期,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开始介入绘画,他们强调表现绘画主体的主观意趣,重视以书法入画,注意到形与意的关系,如欧阳修的“忘形得意知者寡”,郭若虚的“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同时在苏轼的《枯木图》和米芾的《珊瑚帖》中已经呈现出以草书笔法入画的明显意图。在继承宋代写实画风和文人画思想的基础上,元代文人画开始走向成熟。赵孟作为元初画坛的领袖,在元代文人画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他明确地提出书画同笔的

6、理论,为元代文人画强调用笔找到了理论根据。他的作品《秀石疏林图》自跋:“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意思是要以飞白法画石头,以表现石头的形状和质感,以大篆的笔法运用到枯树的枝和干的画法中,以追求一种苍老遒劲的效果。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知识分子的人格与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严格的控制和压抑,这些处于进取无门的文人士大夫被迫放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道路,纷纷隐遁山林,寄情于诗文书画中,注重主观心境的表达和笔墨风格的表现,将诗、书、画紧密地结合起来。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被称为“元四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7、。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都有不得意的遭遇,过着隐居不仕的生活,这就使他们有机会云游往来于江泽湖泖间,体察自然山水的变幻。同宋人一样,“元四家”从不忽略师法自然造化。  与宋人一丝不苟地运用笔墨塑造客观山水不同的是,元人在感悟自然山水之美的同时,认识到笔墨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主观精神、境界和气韵。在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他以草篆之法入笔,勾、皴、点结合,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全画写的意味很浓,这种线条与墨色的变化,就是笔墨所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