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20822
大小:27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0课鸦片战争【教材分析】1、地位:《鸦片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得到潮流”的开篇。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近代中国列强的侵华史,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本单元的重点,更是全书的重点。2、重难点: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学情分析】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
2、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请学
3、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4)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讲述鸦片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情感教育。11(2)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3)通过讲述战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
4、标和本课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方法以讲授法、问答法为主,辅之以图示法、讨论法、比较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用具】1.电脑平台,多媒体设备.2.教师准备关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5、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导入新课】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一段资料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视频中战火喧嚣的场面,反映的就是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6、讲述内容】11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50页,认真阅读教材前言和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老师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好,时间差不多啦!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的给大家归纳一下呢?好,···同学,你的手举得高高的,肯定是胸有成竹。老师在ppt上打出了一个表,你可以根据图表的提示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填图表。 国际(英国)国内(中国)政治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专制统治吏治腐败经济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为主,土地兼并,财政困难军
7、事 船坚炮利军备废弛军队战斗力弱外交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综合 综合国力强大腐朽落后危机四伏···同学很不错,归纳得很准确,请坐。老师在给大家梳理一下表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