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11947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图书馆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图书馆服务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比较一、引言 图书馆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文献情报中心,其基本职能即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图书支持与配套服务。图书馆的这一职能在中职院校表现尤显,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也迎来革命性的转型。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产学研”相结合的纽带,图书馆凭借自身独特的馆藏,凸显了更加其重要的作用,而它的价值正是通过其服务质效予以体现。尤其是在经历了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发展繁荣的今天,知识已成为推动经
2、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结构和社会需求。 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膨胀和扩张,图书馆用户的构成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用户需求在质与量等方面都有极大提高,这一系列变化推动X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向纵深发展,使得中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服务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获得巨大变革。因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课程设置等,有别于普通高中,跟普通高校也有很大的区别,中等教育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往职业化方向发展,确保学生掌握技能技术,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作为中职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的学校
3、图书馆,如何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发挥其学生素质及技能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国家职业化教育、中职教育工所共同关注的。 二、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之不足 传统图书馆服务工作重心一般是以文献整理和保管为主,服务内容主要是、报纸、会议文献、图书馆馆藏资源等以纸媒为主要载体的信息,服务项目无怪乎纸媒文献和楼堂馆舍的维护。过去图书馆管理理念因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其定位多以为少数人提供服务,以“收藏”为主,“阅读”为辅,从而形成了“重藏轻用、重馆轻书”的传统办馆思想。这一思想指导下,图书馆的建设往往以更多、更好的藏书为重点,而将人的因素
4、或“读者”的因素放在了次要位置。由此导致传统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与服务方法等方面弃本逐末,效益不高。 (一)封闭型办馆模式 传统的中职院校图书馆因受历史观念及社会经济、政治背景的制约,在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多受限制,以一种自我封闭的内向型状态存在,其特征一般表现为“求大求全、有备无用”的自我封闭服务模式。也有调查指出,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图书馆都在试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且相对较为完善的服务系统,却在收藏图书环节片面限定服务对象和范围,致使相同的重复订阅,加之受到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的限制,从而既浪费了图书馆建设
5、资金,又导致管理效率不高,使得馆藏资源的效用无法发挥。 (二)被动型服务方式 1.传统中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老师和学生,为其提供教育教学及科研实习的文献资料信息。图书馆所有的服务均是围绕“场馆”为中心,以尽可能的把全部图书收藏馆内,确保图书的馆藏量,并积极完善场馆设施,打造良好的场馆环境。事实上,传统中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往往仅局限于满足书刊的借阅与归还问题,同时又受到编制、经费、人力、技术装备等其他软件与硬件的影响,导致图书馆服务人员思维僵化,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 2.传统中职图书馆的受众往往仅限
6、于老师及学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较为固化的用户群体。由于传统图书馆封闭、被动的服务模式,这部分固定的用户群体习惯把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放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上,从而导致其信息的取得方式与途径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方式亦相对单纯,图书馆对于馆藏资源的利用质量和效率、以及教职员工、学生对资源的满足率一般不予过问,缺乏相应的重视。这导致图书馆旧的开放模式很难保证学生都能借到自己喜欢的书刊,而管理的局限性又使学生缺乏利用图书资料的热情。 (三)浅层次的服务质量 首先,传统中职图书馆以收藏、加工、保存图书、、
7、资料等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向教职员工及学生提供馆藏文献与资料,其流通方式亦只体现为图书、、报纸等纸面媒体的借阅与复制等;其次,为用户提供的馆藏专题文献,是以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信息单元为主,图书馆的所有业务均是围绕文献展开的。第三,传统中职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文献的加工,主要表现为对整体文献的加工和处理,是一种“粗加工”模式。举例来讲,图书一、引言 图书馆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文献情报中心,其基本职能即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图书支持与配套服务。图书馆的这一职能在中职院校表现尤显,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
8、不断深入与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也迎来革命性的转型。作为教学的第二课堂,“产学研”相结合的纽带,图书馆凭借自身独特的馆藏,凸显了更加其重要的作用,而它的价值正是通过其服务质效予以体现。尤其是在经历了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发展繁荣的今天,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刻地影响了经济结构和社会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