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83460
大小:18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二 弹簧和连接体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二弹簧和连接体问题 例1.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逐渐增大 D.加速度逐渐减小 本题主要考查胡克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应用。 [分析]升降机匀速上升时,小球受重力mg和弹簧对小球向上的拉力kx0,两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有mg=kx0. 当升降机突然停止,小球仍以原来的升降机的速度上升,致使弹簧形变越来越短,甚至伸长变为被压缩,总之是使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越
2、来越大的方向向下的力,因而产生方向向下越来越大的加速度。答案:AC 例2.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弹簧,两弹簧的一端各与小球相连,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N固定于杆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设拔去销钉M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为12m/s2.若不拔去销钉M而拔去销钉N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可能是(取g=10m/s2)() A.22m/s2,竖直向上 B.22m/s2,竖直向下 C.2m/s2,竖直向上 D.2m/s2,竖直向下 [分析和解]:拔去销钉M前,小球受上下两个弹簧的弹力和重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拔去销钉M的瞬
3、间,小球只受下面弹簧的弹力和重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若下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则弹力向上,设为F1,则F1-mg=ma,代入数值得F1=22m; 若下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则弹力向下,设为F2,则F2+mg=ma,代入数值得F2=2m. (1)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设下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上面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由力的平衡方程F1’+mg=F1 得F1’=12m,说明上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设下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时,上面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2’,由力的平衡方程得F2+mg=F2’ 即F2’=12m.
4、说明上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当拔去销钉N时,若对应情况(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1’+mg=ma1’ 得a1’=22m/s2,竖直向下 当拔去销钉N时,若对应情况(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2’-mg=ma2’,得a2’=2m/s2,竖直向上。答案:BC 本题涉及弹簧的求即时加速度问题.求即时加速度的方法是:先确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之前,物体所受各个力的情况;然后,确定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后,物体所受各个力中,哪些力发生了变化(施力物体存在与否)、哪些力没有变化;再根据变化后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加速度。 例3.某消防队员
5、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m,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 A.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 B.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 C.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 D.自身所受重力的10倍 [解题过程]设消防员从平台上落下h1=2m时的速度为v,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式有:v2=2gh. 屈腿下降h2=0.5m,人做匀减速运动。 设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N,则消防员下蹲的加速度大小为a,a=(N-mg)/m 再列出速度与位移关系式v2=2ah2 解以上三式得N=m
6、g(h1+h2)/h2=5mg答案:B 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 例4、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物块m1,m2,用轻弹簧连接,现加一水平拉力F=0.2N向右拉m2,待系统稳定后,弹簧长为13cm,若只改变水平拉力的方向向左拉m1,待系统稳定后,弹簧长为17cm,已知,m1:m2=1:3,则弹簧的原长l0=_______,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 解:F向右,对m2:F-f1=m2a, 对m1:f1=m1a, 解得f1==0.05N, F向左,对m1:F-f2=m1a, 对m2
7、:f2=m2a 解得:f2=F=0.75×0.2N=0.15N, 由胡克定律f=kx=k(l-l0) 解得:l0=11cm, k=0.025N/cm=2.5N/m。 例5.一根质量不计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再将重物向下拉1㎝,然后放手,则在刚释放瞬间,重物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情况是(): A、a=g/4向上,v=0; B、a=g/4向上,v向上; C、a=g向上,v向上; D、a=5g/4向上,v=0。 分析与解答:选“A”。此题主要考察对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瞬时对应关系的理解。当物体平衡时
8、,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相等;将弹簧向下拉1㎝后,物体所受的弹力增加了,而所受重力不变,合力方向竖直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