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76954
大小:68.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边疆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边疆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路大隔界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哈尼族小村寨,如果不是被列入挂钩扶贫点,很少有人知道还有那么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帮扶以来,农村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有了一定的进步,群众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起点低,基础设施落后,人均耕地少,人口素质低,群众还处于贫困之中。在这样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解决群众的发展问题?出路在何方?我们通过全面调查了解,有了一些启示。一、基本村情1、地理位置:大隔界是XX县黄草岭乡堕谷村委会的一个
2、哈尼族村,海拔1320米,位于黄草岭乡东南部,北紧靠金平县老集寨乡政府,距黄草岭乡政府所在地40公里,距堕谷村委会4公里,距金平县老集寨乡集散市场仅为200米,金平县老勐至老集寨弹石公路从村头穿过,交通较为便利。2、经济状况:XX年末,全村有34户140人,其中:男81人、女59人,劳动力124人;全村耕地面积185亩,其中:水田25亩、旱地160亩,人均占有耕地1.32亩,其中:人均水田0.18亩、人均旱地1.14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包谷、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木薯,主要养殖业为生猪;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760
3、0元,粮食总产量15212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15元,农民人均占有粮109公斤;全村现有大牲畜15头,生猪存栏86头;有茶园60亩、产值约57600元,木薯21亩,鲜木薯产量4200公斤,毛收入3360元。自2003年以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村植树造林213.8亩享受退耕还林政策,政府按政策每亩补给农户240元。3、社会生活:全村现有在校生3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26人、初中在校生7人,均在村头的金平县老集寨中学和老集寨小学上学,高中毕业生1人,初中毕业生8人;有碾米机3台、小型粉碎机4台,电话3
4、部、电视机15台、VCD机7台,小卖部1家,钢筋水泥房5户、土墙石棉瓦房19户、茅草房9户,在县民族事务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全村用电困难问题。如今全村比较富裕的有5户,人均纯收入550元,户均银行存款920元,较困难的有9户,人均纯收入仅为109元;在县民族事务局的帮助下,村里铺设了一条宽1米、长80米的卫生路面,建了一间厕所。但村民吃水较困难,要到离寨子脚150多米远的地方去挑。目前,大隔界村在外打工的只有3人,其中:在金平县某建筑工地打工的1人,在个旧某一矿山打工的2人。二、问题分析根据大隔界村经济社会
5、发展现状,我们作了如下分析:1、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大隔界村虽然有着紧临金平县老集寨乡集散市场的一大优势,但人均耕地面积少,仅为1.32亩,耕地不肥,加之农业科技发展滞后,水稻和包谷产量极低。同时,不会把多余的土地资源盘活起来种植蔬菜,背到老集寨市场上卖,增加经济收入,相反至今自家吃的蔬菜都要到老集寨街上去买。大隔界村水源比较缺乏,除了临近堕谷河边的25亩水田有水灌溉外,其余160亩耕地都是靠天吃饭,更严重的是人畜饮水十分困难。2、现有产业效益很差。大隔界村现有茶叶、木薯和生猪三项产业。茶园60亩,木薯21亩,生猪存
6、栏86头,产业经济效益比较差。村里的60亩茶园是堕谷村办茶厂的原料供应地,堕谷村办茶厂因经营管理水平低和无品牌效应等,始终无法摆脱连年亏损的局面,由于多年来茶园无资金投入,导致茶树老化,鲜叶产量低、质量差、收入少。木薯至今仍然是大隔界村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是产量低,产值不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难度大,21亩木薯,总产量仅为4200公斤,按现行市场价格每公斤0.8元计,总产值仅为3360元,平均亩毛收入为200元,农户挣的只是力气成本工钱。3、实用技术运用不高:种养实用技术差是导致大隔村群众贫困的一大原因
7、,也是阻碍思想观念变化的主要原因。生猪饲养是大隔界村群众维持生计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有大大小小的生猪86头,户均2.52头,没有形成一定的饲养规模,也没有一家养猪专业户起带动作用。目前的情况是生猪饲养三年才能出栏,经济收入少,投入产出比基本持平,农户唯一的收入就是采摘猪食的工钱。茶叶和木薯产量低、质量差,也是实用种植技术落后所致,至今还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技术管理茶园,农户得到的茶叶收入相当低,每亩毛收入仅有960元左右。木薯种植生长收获全靠气候和地肥供给,旱涝不保收,亩产量仅为200公斤,亩产值仅达160元。4
8、、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大隔界村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占总人口的88.57%,男女比例为137:100,说明重男轻女思想相当严重,不利今后的社会稳定;在校生占总人口的24.29%,初中毕业及其以上占总人口的6.43%,表明该村还比较重视教育,受教育程度也不算低,发展劳务输出经济有较大的潜力,提高农村实用技术的运用水平也有较大优势,比较便利的交通优势也未得到有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