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

ID:2096542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_第1页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_第2页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_第3页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_第4页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没骨画与工笔画技法和审美的异同摘要:工笔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没骨画自宋代出现之后一直流传至今。工笔画在技法上较为注重画面的工整和装饰美,没骨画融合了写意画的笔墨趣味显得更为随性和自由。两者在技法和审美方面各有特点和侧重,同时也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重在表意、注重神形兼备等的独特审美情趣。  关键词:工笔画;没骨画;技法;审美  :J222:A:1005-5312(2012)29-0190-01  一、工笔画与没骨画中的技法和色彩表现  工笔画的技法主要分为白描和着染两部分。工笔画对白描的要求可以总结为

2、平、圆、留、重四个方面。“平”:即指勾线时在线条的每一点上用力都一样,勾线时笔尖要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还要向上擎住笔有一个提力,运笔时向行笔方向有一个拖力。“圆”:即指勾线要浑圆有力,中锋用笔。“留”:指用笔积点成线,勾线时要做到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以收笔。“重”;指用笔峻劲,线条有力,通过肩、肘、腕和手指把力传导到笔尖。  在着染方面,工笔画的着染技法有分染、罩染、统染、提染、点染、斡染等,其中以分染和罩染最为常用。分染是工笔画绘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

3、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罩染则是在已经着色的画面上重新罩上一层色彩并局部渲染。由于工笔画讲究色彩的均匀秀润,着色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逐层分染和罩染,因此工笔画的着色讲究“三矾九染”,其过程非常复杂和精细。这也促成了工笔画独特的色彩特质,就是将色彩的调和过程完全隐藏,使画面色彩均匀且薄中有厚、浅中有深。  没骨画与工笔画在材料载体上大致相似,均是以熟宣或者熟绢作为创作载体。而没骨画受写意画的影响,弱化了线在画面中的作用,作画时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墨和颜色来描绘物象。其特点是笔法轻松、灵活,富有变化,画面柔美秀润,生动自然。

4、  由于弱化了线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没骨画在色彩的运用上显得更加的自由和多样。没骨画可以使用一些笔墨、水彩的效果来表现创作对象的虚实浓淡,得到一些工笔画传统渲染中不能达到的效果。没骨花鸟画以墨状物、以色状物。水、墨、色互渗、互融。在画面中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卷。由于没骨画所使用的材质的特性,在画面上往往出现许多变幻莫测的朦胧虚幻的肌理效果,这些肌理效果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感受。水、墨、色在画面上流动、互融、互渗,增添了画面动感与韵律,从而达到更迷人的效果。而且这些效果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工笔画更加具有

5、趣味性和独特性。  但这并不代表没骨画不重视线的作用。前人说得好,没有“线”就没有“骨”,没有“线”就不是中国画,中国画须在线的结构上继承发展。我认为在没骨画中亦是用线的,但这种线不同于写意与工笔中传统意义上的线,没骨画的线是概念的线,是与墨、与色交融在一起的线,是淡化了的线。所以无论在写意画、工笔画或是没骨画中,线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因为在中国画中线是灵魂、是骨架,是内在精神的支柱,是画家气质、内在性格的外在表露。  二、工笔画与没骨画的审美  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特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意向性”。中国画重在表意,妙

6、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一点无论工笔画还是没骨画都是相通的。  工笔画的意向性主要体现在装饰趣味。而装饰趣味有呈现在其绘画形式的各个方面:严谨、富于韵律的线条、平面化的构图处理等。工笔画的线条本身就具有主观意向性,是人们为了达到造型传神的目的按照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的概括提炼。在构图上,追求整体的气韵贯通、均衡饱满,使客体满足画面整体的需要进而达到主观的意趣,由此增强画面的装饰性。  没骨画的审美同样继承了工笔画的一些装饰性,且这些装饰性的表现形式更加的多样和主观。从历代关于没骨画的论述及流传的作品

7、来看,没骨画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直以彩色图之”,就是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墨和色晕染塑造表现对象。因此没骨画不受线条、色彩混合的拘束,利用撞色、撞粉等的技法更好的起到了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现代没骨画与传统没骨画平淡、透亮的色彩风格相比,明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李魁正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没骨画内在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画摘要:工笔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没骨画自宋代出现之后一直流传至今。工笔画在技法上较为注重画面的工整和装饰美,没骨画融合了写意画的笔墨趣味显得更为随性和自

8、由。两者在技法和审美方面各有特点和侧重,同时也保持着中国传统绘画重在表意、注重神形兼备等的独特审美情趣。  关键词:工笔画;没骨画;技法;审美  :J222:A:1005-5312(2012)29-0190-01  一、工笔画与没骨画中的技法和色彩表现  工笔画的技法主要分为白描和着染两部分。工笔画对白描的要求可以总结为平、圆、留、重四个方面。“平”:即指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