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55382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新方向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新方向[摘要]本文介绍了移动支付技术及其发展状况,并分析了移动支付发展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对市场应用前景提出了良好的预期。 [关键词]移动支付安全性前景 一、引言 目前的电子商务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有线的方式进行。客户在网上购物后,必须支付现金或者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支付,使用上诸多不便。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支付系统正在从有线走向无线,电子支付也逐步向移动支付过渡。 移动通信技术作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载体,提供了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支付服务,并从安全性及监管上加以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由于业务需求种类繁多,业务量巨大,使移动支付成为极具潜力的巨
2、大产业。 二、移动支付业务概述 1.移动支付的定义 移动支付是指借助手机、PDA、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 2.移动支付业务分类 按照欧洲银行标准化协会在TR603(EuropeanmitteeforBankingStandards,“BusinessandFuntionalRequirementsforMobilePayments”)的定义,可按照支付金额的大小和地理位置的远近,对移动支付业务进行分类。 (1)按支付金额划分 微支付:支付金额低于2欧元的情况下,一般划归为微支付类型。 小额支付:支付金额介于2
3、欧元~25欧元之间,称为小额支付。 大额支付:支付金额在25欧元以上,则为大额支付。 (2)按地理位置划分 远程支付:远程支付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以银行账户、手机话费或虚拟预存储账户作为支付账户,以短信、语音、S技术 短信是移动通信里应用最广泛的服务。目前,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手段,可以实现诸如“手机钱包”、充值、缴费、买彩票、电影票及手机银行等功能。也是在我国比较成熟,采用较多的移动支付技术。 ②A1X以及未来的3G等。 pass被视为目前国内非接触式移动支付领域最有可能的两大技术标准。二者都在手机中加入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用于与支付应用时的收单设备进行近
4、距离的实时通讯,并同SIM卡进行连接,以实现把支付业务捆绑在持有手机的用户上。只是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有所区别。 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支付行为完成耗时短。 缺点是:用户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必须更换手机,而现在具有此种功能的手机不仅种类少,而且价格昂贵。但可以预计,随着终端问题的解决,近距离非接触技术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业务的主流实现方式。 4.移动支付的特点 (1)具有随时随地的特点 (2)用户规模大 目前,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已过4亿,是全球之最。在某种程度上说,以移动电话为载体的移动电子商务不论在用户规模上,还是在用户消费能力上,都优于传统的电子商务。 (3)
5、有较好的身份认证基础 对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用户的消费信用问题是影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手机号码具有唯一性,手机SIM卡上存贮的用户信息可以确定一个用户的身份。对于移动商务而言,这就有了信用认证的基础。 三、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日益推进,从日韩到欧洲,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步伐在不断加快,成为移动运营商十分看好的业务增长点。在我国,移动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1.移动支付业务开展情况 国内:据百纳年初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国内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1560万,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4%,产业规模达到3.4亿元。
6、百纳预测,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到2008年,移动支付用户数将达到1.39亿,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24%,产业规模达到32.8亿元。 国外:Juniper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2010年移动支付应用与服务有望被广泛接纳,全球移动支付总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目前,日韩欧美,移动支付业务都呈快速增长趋势。 2.移动支付的应用业务形式举例 (1)手机钱包 面向六大领域,包括购物、交通支付、票务、公司卡、身份识别、在线金融等。其中也包括买保险、充值卡、买彩票、炒股、缴水电费、订杂志等各种各样的功能 (2)手机银行 目前,各银行的手机银行产品纷纷上
7、线,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理财需求。从功能上说,银行的所有非现金类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完成,包括查询、缴费、转账、汇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等。韩国SKT和各大银行还合作推出了NEMO电子货币服务。 (3)分享 “分享”是指使用者能更加方便与朋友交换音乐、图片等信息; (4)服务 “服务”则是指提供下载服务,移动认证业务服务等。 四、移动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1)信用体系风险 无论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