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ID:20951438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_第1页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_第2页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_第3页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_第4页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主选举是理性的胡闹?《理性选民的神话》,(美)布赖恩·卡普兰著,刘艳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民主是偏好的结合,如果选民具有某种形式的非理性偏好,就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由于人类具有“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就决定了民主制度下并不一定产生十分完美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人们在高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出于个人的虚荣和逐利心理,还是到“秀水街”购买“名牌”;在呼吁“要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同时,又托亲朋好友使子女上“名校”。这种情况是“不同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化”的典型表现,卡普兰称之为“理性的胡闹”。  上小学一年级

2、那年我7岁。开学第二天,老师组织选举“班干”,因为都刚入学,所有同学都不会写字,选举只能采取举手表决的办法。老师首先提出候选人,然后问全班同学是否有意见,最后“一致通过”。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所有人都把手举得很高,坐在后排的同学甚至站了起来。年复一年,每个新学年都重复这种选举程序,不同的是选举方法从举手表决到写“选票”,最后在黑板上写“正”字计算票数……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参加选举的次数和选举过的人也不计其数,直至参加国家最高级别的选举。当我每次投上庄严神圣一票的同时,不禁要问自己,我“这一票”能起多大作用,这是否就是民主?一次次投又一次次问

3、,每次选举都有结果,但心中疑云未消。尽管如此,我还是毫无怨言地不放弃任何一次投票选举的机会。抱着“我选故我在”的心态,坚守“民主政治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制度可治社会百病”的信念。一次次地走近投票箱,期盼着“这一票”能改变选举结果,选出的政治精英给百姓带来福祉,使社会更加繁荣。  民主是什么?投票管用吗?民主制度是否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民主化到底能给大众(选民)带来什么?最近,带着这些问题,读了布赖恩·卡普兰著的《理性选民的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读后感触很深,积淀在心中多年的疑问在这里找到答案。  这是一部研究民主制度下公共

4、选择的学术专著,是一张对准民主机制拍摄的X光片。独特的视角,透视了一条始终存在,但从未被清晰展露的逻辑通道。这就是“民主制度产生不良政策”的因果链条,或“选民自愿选择下策”的制度缺陷。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民主制度一直被人类所追捧。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民主制度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近代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要求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相同利益的群体开始出现,并对政治利益集团表达诉求。此时,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才开始构建。它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在保障人们最基本权利的前提下,选举产生政治利

5、益集团,并参与事务的决策。人们坚信,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最完美的制度。这种制度一旦形成,从此便可高枕无忧。因为人们相信大部分人在多数场合都是正确的。只要决策者们善于听民声、察民情、顺民意,且不断坚持下去,公共政策就会如同绑上卫星导航仪,哪怕起点多么偏远,迟早都会回到正确的轨道。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找到了关于偏见的心理学及公众舆论调查研究的证据,证明在与政策直接相关的问题上,选民偏见不仅普遍,而且在数据统计上十分显著。由于选民自身的原因和对民主制度下经济政策的看法存在着系统的偏见(概括为:排外意见、就业偏见、市场偏见和悲观

6、主义偏见),“民主倾向”未必能产生“经济良策”。为什么呢?早在1997年,乔治·布伦南和洛伦·洛马斯基在合著的《民主和决策》之中,提出了“民主投票的表达性作用”的观点,告诉我们人们投票的动机。选民之所以去参与选举投票,并不是为了改变选举结果,是因为想证明自己的存在,显示自己的品德,标榜自己的作用。同时,也恰恰是由于深知自己的投票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接近于零,选民才不关心不良经济政策对自己造成的实际后果。  为了揭开民主神秘面纱,在对选民投票动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思维试验,对民主制度下由于选民的非理性导致愚蠢政策的出炉进行了研究。指出,民主是偏好的

7、结合,如果选民具有某种形式的非理性偏好,就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事实上,人类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就决定了民主制度下并不一定产生十分完美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人们在高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理性选民的神话》,(美)布赖恩·卡普兰著,刘艳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民主是偏好的结合,如果选民具有某种形式的非理性偏好,就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由于人类具有“双重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就决定了民主制度下并不一定产生十分完美的政策。最典型的就是人们在高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出于个人的虚荣和逐利心理,还是到“秀水街

8、”购买“名牌”;在呼吁“要实现教育资源均等化”的同时,又托亲朋好友使子女上“名校”。这种情况是“不同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化”的典型表现,卡普兰称之为“理性的胡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